泻利之巴豆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稀粥或饮冷开水可得缓解。注意此时不要喝热粥或热水,越喝热的越助泻力。 巴豆霜是用量很小即可致泻的泻下,并有消疳化积的作用,所以小儿科的丸散中常用之。例如市售的“保赤散”。“铁娃散”中,都含有巴豆霜。 巴豆(去壳)配胡桃仁,大风于、水银等,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677.html

泻利之防已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防已大苦辛寒,属泻利。功能利水、祛风,通行经络,泻下焦血分湿热。本品配黄芪、桂枝、白术、茯苓等,用于风水(头面,四肢浮肿,兼有恶风、骨节疼痛,脉浮)、皮水(四肢水肿明显)证。 防已大苦辛寒,属泻利。功能利水、祛风,通行经络,泻下焦血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685.html

夏秋拉肚子,看着舌头把吃_【中医宝典】

...夏秋是腹泻的好发季节,因为是小病,大多数人都图方便,自己在家吃点解决。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刘玉宁博士,中医认为夏秋泄泻常分为三种类型,是湿热型、寒湿型和脾虚型,对于不同类型的腹泻,治疗时应对症用药,否则将事倍功半,甚至还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6492.html

寒凉之栀子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栀子味苦,性寒,属寒凉范畴。栀子是常用的清热泻火。能清泻三焦火热,祛湿解毒。常用于各种热性病、血热妄行、黄疸、湿热淋的情况下,下面就详细介绍栀子作为寒凉的具体功效。 1、各种热性病:凡一切由于火热所致的头痛、目赤、牙痛、咽喉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305.html

温下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温下是使用温性的泻下或温热性和寒性泻下同用,以治寒性积滞里实证。 【温下】 使用温性的泻下或温热性和寒性泻下同用,以治寒性积滞里实证。大便不通属于寒结的,其症状为腹满而实,手足凉,苔白腻,脉沉弦,用巴杏丸(巴豆45枚,杳仁30...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290.html

寒凉之知母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白芍、炙鳖甲、元参、黄柏、白薇、麦冬等同用。知母多用盐水炒以下行入肾。如用黄酒炒也可上行入肺。黄柏坚肾清热,偏用于肾经湿热、淋浊、膝软。知母滋肾降火,偏用于肾经虚热、骨蒸、消渴。 黄柏清下焦有形湿热,知母泻下焦无根之火。二常合用可增强其滋肾...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304.html

攻补兼施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邪气实而正气虚的病,需要攻邪,但单用攻下就会使正气不支,单用补益又能使邪气更为壅滞,所以须用攻中有补,补中有攻的攻补兼施法,使邪气去而正气不伤。方法分为两种:补气泻下:把泻下与补气药同用,治疗热结肠胃,正气衰竭,大便秘结或下利清水,腹部...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347.htm

攻补兼施_治则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邪气实而正气虚的病,需要攻邪,但单用攻下就会使正气不支,单用补益又能使邪气更为壅滞,所以须用攻中有补,补中有攻的攻补兼施法,使邪气去而正气不伤。方法分为两种:补气泻下:把泻下与补气药同用,治疗热结肠胃,正气衰竭,大便秘结或下利清水,腹部...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gongbujianshi-2510.html

攻补兼施_治则治法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使邪气更为壅滞,所以须用攻中有补,补中有攻的攻补兼施法,使邪气去而正气不伤。方法分为两种:补气泻下:把泻下与补气药同用,治疗热结肠胃,正气衰竭,大便秘结或下利清水,腹部胀痛拒按,高热口渴,神昏说胡话,舌苔焦黄起刺,脉滑数无力,用黄龙汤(...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148.html

大黄配黄连 降糖药对(2) 对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一)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来源 《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 应用 大黄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黄连功擅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二同为苦寒之品,相须为用,清泄胃肠实热之力增强。 心得 大黄黄连泻心汤中大黄清肠热,黄连...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198.html

共找到113,0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