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的外治方法 ⑴针灸治疗 主穴应选:地仓、颊车、承浆。备用穴取合谷。每次选2穴,轻刺激,每日1次。 ⑵外敷法 ①青黛、橄榄炭各等份,研极细末,撒患处,每日3次。③五倍子30g,炒黄,加入白糖2g稍炒片刻,待完全熔化为度,倒出晾干,和...
...奇正藏药 雷菊芳 李富银 藏医外治的基本方法 藏医药将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归为四大法,即“食、行、药、外治”。藏医外治法是藏医四种基本疗法之一,是藏医最具鲜明特色的疗法,历史悠久,方法独特,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现存最早的藏医古籍《月王药珍...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的一种病证。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泄泻多因内伤饮食,外受寒湿,以致传导功能失调;或因夏秋感受湿热所致。慢性泄泻多因脾肾阳虚,运化失常所致。 泄泻多见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过敏性...
...一般不超过每日10次; 3.伴有呕吐,食欲不振; 4.中医辨证为脾虚泄泻,表现为神疲纳呆,面色少华等; 5.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6.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 禁忌证 1.年龄小于3个月及大于7岁的患儿; 2.皮肤溃烂、滑石粉过敏、严重腹泻伴...
... 重症中暑,除上述穴位按摩外,另增加人中、十宣、委中、阳陵泉、少冲五穴,以点掐、按压为主,每穴点掐、按压3--5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或以银针针刺以上穴位,有增强疗效的作用。 擦药疗法 取食盐一握,揉擦两手腕、...
...故以利水为上策。”并分别列出了利水方剂。《医宗必读·泄泻》在总结前人治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其论述系统而全面,是泄泻治疗学上的一大发展,其实用价值亦为临床所证实。.本病...
...小儿泄泻与“脾”“湿”二字攸关。《黄帝内经》云: “脾病则飧泄” “湿胜则濡泻”,故治泻多从健脾利湿着手。如腹泻日,脾病及肾,又需结合温肾药治疗。散中运用味辛性热之川椒温脾胃……止泄泻”(《本草纲目》);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
...取穴部位,见图2-13-1)。 图 2-13-1 上巨虚 (3)拔罐方法 灸罐法。上述各穴上用艾条温和灸10分钟,以皮肤感觉温热感为度,之后拔罐后留罐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二、湿热泄泻 (一)症状 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
...藿香正气水由藿香、厚朴、法夏、紫苏等组成,有芳香化湿、解暑发表之功,适用于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脘痞、呕吐腹泻等,多用于内服。临床观察发现,其外治亦有诸多新功效,介绍如下,供选用。 1.吴萸粉10克,用藿香正气水调匀,...
...滴入出血鼻腔内1滴或2滴,每日3-5次(此法适用于慢性出血,量少较稀者)。 疗效 运用滴鼻法1日血止者37例,2日血止者8例。连续运用本法2周,经随访分别为:2年以上未出血者7例;1年余未出血者26例;1 0个月余未出血者7例;半年未出血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