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卫生方》瘴学术思想初探_【中医宝典】

...阴湿偏盛体质特点。阐述岭南瘴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并因地制宜地提出温中固下、芳香化湿、和解正气的瘴疟辨方法。其学术思想充分体现了岭南医学的创新性、地域性和实用性,为岭南医学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岭南卫生方》是现存最早的研究岭南流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50.html

筋疽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生于椎旁或踝关节等之痈疽。①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一:“筋疽,皆发脊两边大筋,其色苍,八日可刺,若有脓,在肌腹中,十日死”。证参见外痈条。②又名痿漏、曲疽、冷疽。出《外科启玄》卷六。指生于昆仑穴(在外踝与跟腱之中央凹陷部腓骨短肌中)...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678.htm

膝、踝反射减退的检查_膝、踝反射减退要做哪些检查_查症状_【疾病大全】

...诊断: 患者仰卧位,膝关节屈曲并外展,检查者把持患者足尖并使稍背屈,叩击跟腱。另一种方法是患者跪于椅子上,两足悬空,检查者用左手把持使足轻度背屈而叩击跟腱,或坐位两足悬垂,使患者足轻度背屈而叩击跟腱,这些方法优点是肌肉容易检弛,有利于反射...

http://jb39.com/zhengzhuang-jiancha/XiHuaiFanSheJianTui341436.htm

荔枝肉_《冯氏锦囊秘录》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感天之阳气,得地之甘味,《本经》虽云气平,其实气温也。鲜时味极甘美,多津液,故能止渴,甘温益血助荣,故能益人颜色,多食令人发热或衄血齿痛者,以其生于炎方熟于夏月、故善助火发热耳。核味甘温,专入肝肾,火烧存性,研末酒服,散滞气,辟寒邪,止...

http://qihuangzhishu.com/342/2348.htm

大钟_《针灸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解剖] 有胫后动脉跟内侧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神经。[主治] 咳血,气喘,腰脊强痛,痴呆,嗜卧,足跟痛,二便不利,月经不调。[配伍] 配太溪、神门心肾不交之...

http://qihuangzhishu.com/93/215.htm

跟痛症的推拿疗法_百病推拿_【中医宝典】

...跟痛症指跟骨后方痛及骨下方痛的统称,跟后痛以跟后滑囊炎,跟腱止点撕裂伤为主,跟下痛跖腱起点筋膜炎、跟骨下滑囊炎、跟骨脂肪垫炎多见。 1.概述 跟痛症指跟骨后方痛及骨下方痛的统称,跟后痛以跟后滑囊炎,跟腱止点撕裂伤为主,跟下痛跖腱起点筋膜炎...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381.html

跟骨骨骺骨软骨病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跟骨骨骺骨软骨病_查疾病_【疾病大全】

...(一)发病原因 由于在负重时跟腱急性或慢性牵拉跟骨骨突所致。 (二)发病机制 跟骨骨突是跟骨的第2骨化中心,属牵拉骨骺,有强有力的跟腱附着。在7~10岁时出现,为1个或几个骨化中心,以后形成一个半月骨化中心,在15~18岁时与跟骨融合。...

http://jb39.com/jibing-bingyin/GenGuGuHouGuRuanGuBing260036.htm

Abadie氏综合征_《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Abadie氏综合征指脊髓痨(一种实质性梅毒)患进跟腱之压痛觉减退或消失。为诊断脊髓痨的一种重要体征。此征在脊髓痨病程的各个阶段中阳性率均较高,故有助于早期诊断。往往两侧均为阳性,跟腱压痛觉障碍的程度可不一致。此征与脊髓痨其他症状的关系...

http://qihuangzhishu.com/972/309.htm

红蕉花原文、翻译及赏析_李绅古诗_【古诗文大全】

...红蕉花样炎方识,瘴水溪边色最深。 叶满丛深殷似火,不唯烧眼更烧心。...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25113.html

送人南归原文、翻译及赏析_贾岛古诗_【古诗文大全】

...分手向天涯,迢迢泛海波。虽然南地远,见说北人多。 山暖花常发,秋深雁不过。炎方饶胜事,此去莫蹉跎。...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31639.html

共找到161,68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