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灸法概况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西方的灸法,至少是现代意义上的灸法,是由中国传入的。 一、西方灸法概况 西方的灸法,至少是现代意义上的灸法,是由中国传入的。灸疗法,在西方称 Moxa 或 moxibustion,据文献记载,该词是荷兰人旁特(Dane Jacob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67.html

蒙医特色疗法:敷疗和灸法_【中医宝典】

...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宜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其中所说“北方”,主要指蒙古草原。所谓“其民乐野处而乳食”,无疑是指以游牧生活为主的蒙古民族的祖先。后来,灸法则被称之为“蒙古灸法”。公元8...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808.html

《宋本备急灸法》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伤 犬咬 狂犬所咬 点灸法 下火法 用火法 候天色法 定灸多少法 定发际法 发灸疮法 淋洗灸疮法 贴灸疮法 骑竹马灸法 竹阁经验备急药方 ...

http://qihuangzhishu.com/930/index.htm

灸法概述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灸法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宜灸炳,故灸炳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产生与我国北方人民的生活习惯、条件和发病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后...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74.html

诸淋灸法_《圣济总录》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关元一穴,脐下三寸,主诸淋,甲乙经云∶小肠募也,一名次门,足三阴任脉之会,灸三壮,炷如半枣核大。淋病不得小便,阴上痛,灸足太冲五十壮,又灸足太阳五十壮。血淋,灸丹田,随年壮,又灸复溜五十壮,一云随年壮。五淋不得小便,灸垂泉十四壮,穴在内踝...

http://qihuangzhishu.com/122/1594.htm

灸法_《外科证全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经云∶荣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瘀不行,不行则卫不通故热。大热不止则肉腐为脓。盖痈疽白塌木肿本属阴寒,得灸之力,回阳温腠,实为尽善,若一切阳毒红肿 痛,概用灸法,虽云宣壅散结,恐火攻反致逼毒入里,大痛大肿、神昏痰涌、吁吁作喘奈何?既不敢以人...

http://qihuangzhishu.com/685/180.htm

灸法的作用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证的灸作了论述,如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73.html

灸法的作用介绍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灸法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证的灸作了论述,如载:“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30.html

弘扬灸法之力作_【中医宝典】

...关键词:《中国民间奇特灸法》 张仁 书评 灸法文献 ——《中国民间奇特灸法》读后 灸法的产生源于火,它的起源可能早于针刺。灸法是针灸学教师和学生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参考文献 [1] 张仁.中国民间奇特灸法[M].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22.html

灸法注意事项_针灸常识_【中医宝典】

...多灸不可奏效;若属风寒外感、痈疽痹痛,则应掌握适度,否则易使邪热内郁产生不良后果。 灸应用广泛,虽可益阳亦能伤阴,临床上凡属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证,应慎用灸法。 施灸时,对颜面五官、阴部、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宜选用直接灸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278.html

共找到162,38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