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杞_一、“治病本”诠: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治病本”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根本原则。施氏根据中医伤科的特点,从气、血、痰三方面予以精辟的诠释。他的“气分脾肾,血有瘀滞,痰阻三焦经络“的论断,是中医临床,尤其是骨伤学科中”治病于本“原则的高度体现。他不但重视摄导先天之本-肾气,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hiqi/598-7-1.html

本论_《医学入门》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疮疡暴下,水液混浊之病生焉。少阳为标,相火为本,火邪伤人,躁扰狂越,如丧神守之病生焉。善为治者,风淫所胜,平以辛凉;热淫所胜,平以咸寒;火淫所胜,平以咸冷。以其病本于阳,故阳而疗之。太阴为标,湿土为本,湿邪伤人,腹满身肿,诸痉强直之病...

http://qihuangzhishu.com/346/1144.htm

治病分经络脏腑论_《医学源流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之从内出者,由于脏腑;病之从外入者,由于经络。病之情状,有凿凿可征者。如怔忡、惊悸为心之病,泄泻、膨胀为肠胃之病,此易知者。又有同一寒热而六经各殊,同一疼痛而筋骨皮肉各别。又有脏腑有病而反现于肢节,肢节有病而反现于脏腑。若不究其...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3-5.html

《格致余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 朝代:? 年份:? 序 饮食色欲箴序 阳有余阴不足论 治病本论 涩脉论 养老论 慈幼论 夏月伏阴在内论 豆疮陈氏方论 痛风论 疟论 病邪虽实胃气伤者勿使攻击论 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论 大病不守禁忌论 虚病痰病有似邪祟论...

http://qihuangzhishu.com/339/index.htm

《格致余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彦修、丹溪)着。一卷。主张人身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阐明补阴疗法。 作者:? 朝代:? 年份:? 序 饮食色欲箴序 阳有余阴不足论 治病本论 涩脉论 养老论 慈幼论 夏月伏阴在内论 豆疮陈氏方论 痛风...

http://zhongyibaodian.com/gezhiyulun/index.html

治病分经络脏腑论_《医学源流论》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病之从内出者,由于脏腑;病之从外入者,由于经络。病之情状,有凿凿可征者。如怔忡、惊悸为心之病,泄泻、膨胀为肠胃之病,此易知者。又有同一寒热而六经各殊,同一疼痛而筋骨皮肉各别。又有脏腑有病而反现于肢节,肢节有病而反现于脏腑。若不究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60/8.htm

治病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即治疗疾病。包括治已病和治未病。采用各种医疗措施消除疾病,使病人恢复并保持心身健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于本。”《素问·移精变气论》:“今世治病,毒药治内,针石治其外。”...

http://qihuangzhishu.com/196/982.htm

治病必当责_《此事难知》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假令治病无问伤寒蓄血结胸发黄等病诸证.并一切杂证.各当于六经中责之谓如发黄证或头痛腰脊强恶寒.即太阳证也.或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即有阳明证也.余皆仿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cishinanzhi/859-6-16.html

金明渊_四、治病本 重视后天脾胃调治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中的防御作用,决定于元气的是否强盛;元气的强盛与否,又决定于胃气的是否强盛。因此,除脾胃本身的病变可影响元气的化生外,凡病者,有正气水足,也有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不足。治病当注重顾及脾胃之气,此其一也。既病之后,病轻者忧病重;病重者虑...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jinmingyuan/475-3-4.html

卷上·治病不必分经络脏腑论_《医学源流论》

...病之分经络脏腑,夫人知之。于是天下遂有因经络脏腑之说,而拘泥附会,又或误认穿凿,并有借此神说以欺人者。盖治病之法多端,有经络脏腑者,有不必经络脏腑者。盖人之气血无所不通,而药性之寒热温凉有毒无毒,性亦一定不移,入于人身,功能亦...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608.html

共找到288,6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