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李少白——读《李少白医案撷菁》_【中医宝典】

...□ 李琼 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 前几日偶在书店翻阅想找几本书读读充电却发现一本与我儿时就崇拜的名老中医李少白有关的书——《李少白医案撷菁》。 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就见过李少白老先生因为我的母亲和李老先生都在芜湖市中医院工作。那时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943.html

湿食重证_《余无言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即发热头痛。次日延医诊治时医以薄荷、豆卷等治之不效。延已五日始延余诊。余见其高热自汗舌苔润黄胸闷腹满间以谵语。询知饱食荤腻大便不解。断为食之湿温。且温病下不厌早。况如此大大实之症乎乃为之处方。清热用石膏、葛根、银花、连翘...

http://zhongyibaodian.com/yuwuyanyian/1038-6-4.html

以“”制“”更爽_【中医宝典】

...因此人们在夏天常会感到口干舌燥、少气乏力。另外暑多湿人们容易觉得头目昏困、口内不清爽、腹胀腹泻。此外暑属于阳邪人们在高温天气会感到烦热。正因为夏季的特性饮食养生要以消暑降燥、益气生津、清心养神为原则。 但说到消暑的方法人们常以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648.html

汪受传医案——肾虚水湿痰瘀阻络_中医辩证辩证论治_【中医宝典】

...治疗半月未见效果。1999年12月6日复查CT较前片无明显改变2000年1月24日来我处首次求治中医。家长诉其产时有青紫窒息史经CPAP氧疗2天后缓解出院出生至今无发热、抽搐等病变但患儿每于夜间2:00时左右哭闹1-2小时。 ...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b32259.html

湿温、疝气、风疹、入血室、阳明经白虎证、天花、时气_《景景医话》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向与都人士游鲜知其能医者即或知之亦不意其邃医者 自避来申颜其居曰“景景医室”应病家之招。诚保患湿嘉年之侄应欢亦患湿君谓:彭 [某]体肥湿重轻;邹[某]体瘦湿同一渗湿清热而分量不同。承豫亦患湿君谓...

http://qihuangzhishu.com/148/15.htm

感冒风寒_《儿科萃精》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真按〕感冒先受风寒而起须知风寒一变即化为一切温药在所必禁。但用净连翘钱半淡竹叶钱半霜桑叶钱半枯黄芩五分飞滑石三钱生甘草五分引用灯芯十五寸为剂。...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cuijing/718-15-2.html

湿温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是长夏(农历六月)季节多见的性病。因感受时令湿热之邪与体内肠胃之湿交阻酝酿发病。表现有身不扬、身重酸痛、胸部痞闷、面色淡黄、苔腻、脉濡。其特点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史多留连于气分湿重热和重于湿的不同。病情进一步发展可以...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957.htm

黄鸿舫_二、临床治法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20~30不足以收功。(二)痿症痹症湿邪:认为痿症以热邪形成者居多痹症以寒邪形成者居多但两者必湿邪此辨证所不可忽略也。痿症有湿重重于湿之分。湿重症见苔腻不化脉象濡滑此因湿郁不化络道痹塞所致当守崇土逐湿、...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huanghongfang/577-4-2.html

湿黄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湿疸。为湿重之黄疸。《医学入门》卷五:“湿湿色黄而晦大便润利。又湿病与黄病相似但湿病在表黄病在里一身不痛。”治法参见湿疸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358.htm

李东垣甘温除思想浅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清阳不升肺失濡润上;浊阴下注湿下。《脾胃论·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中以强胃汤治湿热郁蒸证。本方人参、黄芪、甘草益气补中合以半夏、陈皮则脾胃健而湿邪可除;又以升麻、柴胡行气除湿散火消滞诸药合用郁火湿浊可除。 配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716.html

共找到837,86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