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二章:曲直分明转一圈_道家_【文学360】

...永远只有否定,也可以永远都是肯定罗!此其所以一变再变,而形成“误尽苍生是此言”了!由这个道理,我们一再说明老庄思想与孔孟学说,都是由理而来,以便明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所自来。 例如:“曲则全”这一原则,也不是老子所独创易经...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5.html

老子第十九章:“王”“贼”并列烂帐_道家_【文学360】

...老子第十九章:“王”“贼”并列烂帐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今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由这一章反证,更可以看出老子精神,不是如后代所说反对仁义、反对孝慈。只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5.html

老子第三章:宋真宗贿赂宰相_道家_【文学360】

...罪过。 我们引用了这一段历史事实,来说明老子这一章“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被宋真宗反用前因后果,当然并非老子本意,更不可随便又给老子背上黑锅。 总之,我们不要忘了老子著述本意,首重效法自然道德原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09.html

老子第二十章:只是同流不下流_道家_【文学360】

...意即死守善道,而还我本来面目,永远回归到生母怀抱——道境界中去。 本章老子所提出来处世态度,我们假使拿来和论语乡党篇比较研究,相当有趣。乡党篇是孔子弟子们记载孔子生活艺术,孔子在办公室是个什么态度,对朋友又是个什么态度...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9.html

老子第十六章:静妙用_道家_【文学360】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这是道家修道原则和方法,离开此原则都不对。有些人想修道、学静坐,那便应该读懂此文,彻底了解真正方法。其实,只要有个方法在,已不叫求静,而是求动。既然要放心打坐,那么你还再加个什么方法,那岂不更乱更忙吗? 老子及...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0.html

老子第五章:圣人与刍狗_道家_【文学360】

...可以随便任人当副食,而不像供在祭坛上那么神圣不可侵犯了。“仁”字,在老子这章本文中,当然是代表了周秦时代诸子百家所标榜仁义“仁”,换言之,也就是爱护人或万物仁慈、仁爱等爱心表相。 当在春秋战国之际,诸侯纷争,攫掠一般平民...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18.html

老子第十章:为政治国哲学_道家_【文学360】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岂不是有意刁难,故弄玄虚吗? 其实,这句话内涵,在老子本书第七十一章全文,已经自作答案,不须我们另加发挥。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就是说明真是...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1.html

老子第三章:老子薄视时贤_道家_【文学360】

...。主张起用贤人来主政、当政。因为所看到当时社会衰乱,处处霸道横行,争权夺利而胡作非为,大多不是有道德、有学问人来统领政治治道,所以主张要“尚贤”与“尚同”。这个“同”,又与孔子记述在礼运篇中“大同”思想“同”不尽相关,但也...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7.html

老子故事:老子出关_道家_【文学360】

...著名思想家留下智慧来,于是缠着,要写一点著作,作为放出关条件。 老子当然是不太愿意,但是不答应关令尹喜,是不会放过关不给你护照签证啊!老子没办法,于是只得答应条件。另外,老子答应还有一个原因。史记集解有材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8.html

老子第十七章:人生哲学与道层面_道家_【文学360】

...之为“道”,易经称为“形而上”。 道家“太上”名称,初见于老子。其实殷商以前就有“太上”这个名词了。中国文学上有句“太上忘情”。固然,人生最痛苦最难做到是忘情,人之所以活着,大都靠着人情维系。人是感情动物,古人:“无情何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2.html

共找到1,177,13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