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都有机会。况且目前还有一些本无真才实学却浪得虚名者,这样的“名中医”又何以授徒?另外,师承教育的费用目前还没有明确规定。笔者建议,师承教育经费由政府相关部门下拨专项资金解决,以保障师承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让名中医经验得以传承,中医后继有人...
...各有关单位: 为做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以下简称“研修项目”)入选对象的培养工作,根据《关于印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3]9号)有关精神,经研究,将原研修项目考试委员会调整组建为研修项目专家...
...Journal of MedicalHistory,1980,10(2):90.林乾良:我国近代早期的中医学校,中华远史杂志,1980,10(2):90)。1912年医学求益社改名医学卫生社,宗旨更加明确;“联络医界团体,振兴医务教育”。(...
...继续教育为重点,保证中医药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科技发展同步,不同侧重点的培养可确保中医药人才上下有序,层次递进,为其提供广阔的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保证我国各级中医事业环环相扣,持续协调发展。 (二)保持和发扬传统的“师带徒模式”:师承教育...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吕爱平表示,中国中医药标準建设工作尚处於初级阶段,中医药标準数量相对较少。人才缺乏是制约中医药标準化发展的瓶颈问题,组建中医药标準化专家委员会,引领中医药标準化工作的发展方向。 吕爱平说,目前...
...优秀的教育资源,始终把办学特色、教学质量看作是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取得了在全国留学生毕业统考中连续6年100%通过的好成绩。 抓住机遇 树立品牌 在开展对外交流与办学方面该院有三个优势:一是在中医高等教育方面有特色,除专业齐全,教育...
...都是无效果的,因为“下愚”是无法改变的。颜之推强调中庸之人必须受教育,因为不受教育就会无知识,陷于“不知”的愚昧状态。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教育中庸之人,使之完善德性,增长知识。 关于教育的目的,颜之推指出:“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
...积极的要素,寻求有益的经验。联系中医高等教育,更应该“我主人随”,闯出中国人自己的路。其实,家传、师授、学派的继承与太医院的教习,均是抚育名医的门径,至少能使其明于医道而谓“明医”。曾几何时,政府主管部门举办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结业考试...
...代表着当时中医临床的最高水平,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和华北国医学院,为北京和华北地区培养了大量高级中医人才,推动了北京地区中医临床医学与学院派学术的发展,同时也继承发展了中西汇通派的学术思想,对于北京以至全国中医学发展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据介绍,北京四大名医的学术涵盖了师承教育、学院派与宫廷医学、中西汇通派学术特点,是构成燕京中医学派的核心与历史渊源。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