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①宋·崔嘉彦撰。又名《崔氏脉》、《崔真人脉》、《紫虚脉》。一卷。撰年不详。作者鉴于脉理难明,“非言可传,非图可状。”遂以较通俗易晓的文笔,以四言歌诀的形式阐述脉学义理,便于习诵。崔氏论脉以“浮、沉、迟、数为宗”,对后世脉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52.htm

序一_《脉刊误》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昔朱子之论脉也.曰词最浅鄙.非叔和本书明甚.又曰世之高医.以其赝也.遂委弃而羞言之.予非精于道者.不能有以正也.以俟明者而折中焉.朱子于此有隐词矣.其议之也.不过曰词最浅鄙.且曰俟明者而折中.则不以世医之委弃为然可知也.夫朱子之不能恝然...

http://qihuangzhishu.com/943/2.htm

举脉悖经之非_《轩岐救正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愚按宋妄男子高阳生者胃窃叔和.伪创脉.庸鄙差谬.大乖经旨.俗医习诵.遵为法程.终日 哔.益增聋聩.虽阅多病.历多寿.虚实不识.生死无如.脉理竟昧.误世非浅.独奈相承胶固难拔.若肯回心翻悟.弃邪归正.根据凭内经脉经正法特究虚实洞明.生死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xuanqijiuzhenglun/698-13-42.html

《辅行脏腑用药法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前言 辅行脏腑用药法要 一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二 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三 辨脾脏病证文并方 四 辨肺脏病证候文并方 五 辨肾脏病证文并方 六 五脏泻方 七 救五脏诸劳损病方 八 二旦六神大小汤 九 救五脏中恶卒死方 附录 《辅行脏腑用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fuxingjuezangfuyongyaofayao/index.html

序_《伤寒捷》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捷者.予祖宫方则 公之所着也.自古以来.伤寒之书.何啻充栋.而或失.或失则杂矣.且其间各执所见.建词立论.往往不同.问津者恒苦之.予祖上自黄帝素问.下及仲景河间东垣丹溪诸书.无不研究.沉潜之久.恍然自得.盖素问以足六经分经论治.然...

http://qihuangzhishu.com/280/2.htm

考证·七表八里九道之非_《濒湖脉学》

...金陵戴起宗曰:脉不可以表里定名也,轩越人叔和,皆不言表里。《脉》窃叔和之名,而立七表八里九道,为世大惑。脉之变化,从阴阳生,但可以阴阳对待而言,各从其类,岂可以一浮二沉为定序,而分七八九之名乎?大抵因浮而见者,皆为表;因沉而见者,皆为里...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773.html

《王叔和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之名目。由于易于讲习,流传甚广,影响较大。并由此而派生出不少的脉学著作。如本书后经明·熊宗立加注,改名《勿听子俗解脉》,张世贤在本书基础上撰成《图注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610.htm

《王叔和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里(微、沉、缓、涩、迟、伏、濡、弱)、九道(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之名目。由于易于讲习,流传甚广,影响较大。并由此而派生出不少的脉学著作。如本书后经明·熊宗立加注,改名《勿听子俗解脉》,张世贤在本书基础上撰成《图注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194.htm

《脉刊误》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又名《脉刊误集解》。二卷。元·戴起宗撰。戴氏认为当时流传颇广的高阳生《脉》,内容虽较通俗,又是歌,但其中不免语意不明,立异偏异,并存在不少错误。遂以《内经》、《难经》,张仲景、华佗、王叔和及历代各家的有关论述,对《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96.htm

《脉刊误》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学著作。又名《脉刊误集解》。二卷。元·戴起宗撰。戴氏认为当时流传颇广的高阳生《脉》,内容虽较通俗,又是歌,但其中不免语意不明,立异偏异,并存在不少错误。遂以《内经》、《难经》,张仲景、华佗、王叔和及历代各家的有关论述,对《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648.htm

共找到12,56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