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修炼的四个阶段_气功养生_【中医宝典】

...精辟阐述与概括。练功的诀窍就是掌握正确的功理功法,身心欢愉,不过分追求,辨证施功。除此就是“贵在坚持”,从而使您不知不觉中进入气功态。 练功初期,因为不具备良好的虚静放松基础,心猿意马,一般很难人静。练功时间不久,便觉腰酸腿麻。若能得到明师...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70.html

气功文化明代著作_气功文化_【中医宝典】

...同时作者对自身养生心得作了总结介绍。颇有参考价值。 活人心法 气功养生著作。2卷。明·朱权撰。书中强调修心养性在养生中的作用,认为“真人以道治心”、“心静可似通乎神明”。全书主要内容有养生之法、治心、导引法、去病廷藩六字法、四季养生歌,以及...

http://zhongyibaodian.com/qigong/a13345.html

推拿和气功养生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了作者本人数十年运用一指禅推拿治病的验案和心得,介绍了一指掸推拿的来源和特点,对于后人学习一指禅推拿来有启迪。三、气功养生在近百年气功养生的发展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本世纪初叶在我国知识界兴起的静坐养生热潮,出现了讲静坐的专著若干种,其中最杰出...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73.htm

气功与瑜珈术、禅修有何异同_气功养生_【中医宝典】

...。气功研究的目的,在各阶段始终立足于现实人生,以使人类得到现实利益为宗旨。气功锻炼的目的,一般在于健身治病,养生益智,陶冶性情等。佛教徒修习瑜珈术、禅修的目的在于获得大智慧,摆脱烦恼,“了却生死”。至于防病、健身,只不过是修习过程中获得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76.html

气功美容的产生和发展_气功美容_【中医宝典】

...“生命在于运动”是从医学界到普通民众都公认的一个真理。早在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认识到了运动对于生命的重要性。而气功其实就是一种更为高级的运动形式,它源自我国历史悠久的养生健体锻炼方法。 它是将姿势的调整或一定的动作(即调身)、呼吸...

http://zhongyibaodian.com/meirong/a1797.html

气功效应的中医机制_中医疗法中医气功_【中医宝典】

...气功虽涉及许多学科,但与中医学关系最密切。古代医学家大多通晓养生之术,而气功家也深知医药之理。一方面中医基础理论是组成气功理论的重要部分,起着指导练功实践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练功实践获得的实际感受,更可加深对机体阴阳、脏腑、经络、精气神...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673.html

中医气功养生的机理_中医养生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气功之所以有养生益寿的作用,首先是因为通过练气功,可以疏通人体经络,流通气血,特别是使人体的元气旺盛,所以无病可以强身,有病可以治病;其次,是因为运用气功各种功法的锻炼,可以使“精、气、神”三者融为一体,增强机体的生命活力,生命自然会延长...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186.html

气功基本内涵探析(上)_【中医宝典】

...·杂应》还提倡药饵养生与练功养生相结合,认为“养生之尽理者,既将服神药,又行气不懈,朝夕导引,以宣动荣卫……”佛教人士常将止观、观想用于治病,由此可见医疗作用是佛教气功中不可忽视的特色之一。因此,养生保健作用是气功的基本内涵之三。 从操作...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875.html

气功保健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运用传统的气功方法进行自身行气的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抗病防老的目的,这种养生益寿的方法,称之为气功保健。气功保健是指通过调心(控制意识,松弛身心)、调息(均匀和缓、深长地呼吸)、调身(调整身体姿势、轻松自然地运动肢体),使身心融为一体,...

http://qihuangzhishu.com/152/68.htm

却病延年导引调气_气功养生_【中医宝典】

...欲养生者,不但要啬神、爱气、养形,还必须“兼之以导引行气”,久之行之,始能延寿。 导引按摩、吐纳调气是孙思邈养生的重要内容。前者属健身体操,以动为主,后者为呼吸体操,以静为主,二者均属气功范畴,名动静气功。孙氏的锻炼方法是动静结合,...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79.html

共找到29,80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