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为解热镇痛药中的“老字号”,尽管解热镇痛药大家庭中不断涌现出新成员,但这个百年老药还是久盛不衰。近年来阿司匹林又推出了一些新剂型,以减少胃肠道副作用,使吸收更完全,疗效更佳,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等。但是,如果使用阿司匹林不当,特别是...
...正常或轻度增高:常见于浆液性脑膜炎、流行性脑炎(病毒性脑炎)、脑水肿等。4、蛋白定性试验 [正常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1.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以上):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脊髓腔等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癌、...
...为防治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有许多中老年人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ASA)。目前,公认低剂量阿司匹林(75~325毫克/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随着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而且患者多为长期服用,甚至终生应用,其不良反应亦较常见...
...阿司匹林是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解热镇痛药,今天仍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这是由于阿司匹林不仅可用于治疗头痛,发热和关节痛,而且还是最常用的抗凝药,许多老年人因患有心脑血管病而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以防严重的缺血性心、脑损害发生。 但应当警惕的...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妇女定期服用阿司匹林可使肺癌的发病率大大降低。 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14275名妇女在1985至1991年间服用阿司匹林的情况进行了问卷式调查,并把81名患上了肺癌的妇女和808名身体健康,没有患上肺癌的妇女的...
...1.浮脉 【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 浮脉图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虚证。 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沉脉图 【临床意义】沉脉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3.迟脉 【脉象特征】脉来迟慢,...
...可降血压 西班牙Hermida等进行的前瞻性研究显示,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具有轻度的降血压作用,而在早晨服药就没有类似的作用。 Hermida等研究了不同时间服用阿司匹林对血压的作用,他们将328例未经治疗的1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监测...
...(一)发病原因 有鼻炎(10%)、鼻息肉(72%)、鼻黏膜肥厚(81.2%)的病史,患者因上感、痛经,而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哮喘。 (二)发病机制 1.AIA的发病机制 阿司匹林诱发哮喘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较为公认与环氧化酶/5...
...100多年来,由于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的解热、镇痛、抗炎、抗凝作用,使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年来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不少人每天都服用阿司匹林。但临床上常发现少数患者在服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一般为...
...抗胰岛素作用与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力与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症,胰岛素耐受性与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是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便观察到糖耐量受损(IGT)、糖尿病、肥胖、脂代谢紊乱和高血压等常同时出现...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