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辞典 椒與蘭,皆為香草。 荀子.禮論:「芻豢、稻粱五味調香,所以養口也;椒蘭芬苾,所以養鼻也。」 唐.杜牧.阿房宮賦:「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比喻美好的品德。 唐.元稹.授牛元翼深冀等州節度使制:「聞爾鼙鼓之音,懷爾椒蘭之德。」 舊...
...目录 《圣济总录》椒附酒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椒附酒【别名】椒附汤【处方】蜀椒(去目并闭口者)1两,附子(去皮脐)1两,生干地黄(焙)1两,当归1两,牛膝(去苗)1两,细辛(去苗叶)1两,薏苡仁1两,酸枣仁1两,麻黄(...
...目录 《圣济总录》桂椒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圣济总录》:桂椒丸【处方】桂(去粗皮)1分,胡椒(炒)49粒,巴豆7粒(去皮膜,研出油尽),斑蝥7枚(去头足翅,炒)。【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阴干。【功能主治】久心痛...
...目录 《魏氏家藏方》椒附香朴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魏氏家藏方》:椒附香朴丸【处方】椒红(炒出汗)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苍术(茅山者,米泔浸1宿)2两,干姜(炮洗)2两,厚朴(去粗皮,锉,姜制炒)2两,良姜2两(炒),...
...目录 《普济本事方》椒附散 《圣惠》椒附散 《本事》椒附散 《普济本事方》椒附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普济本事方》卷二:椒附散【处方】大附子18克(炮,去皮、脐,研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肾气上攻,项背不能转侧。【...
...【方歌】椒疮粟疮生胞里,脾胃血热是根苗,粟疮黄软湿易散,椒疮赤硬热难消。【注】此二证生于眼胞之里,虽皆由脾胃血热所致。然粟疮偏于湿盛,故色黄形软,其证易愈;椒疮偏于热盛,故色赤形硬,其疮难消。俱宜服清脾凉血汤,外以清凉圆洗之。若眼皮里有...
...风水鸣,或如打钟磬之声,卒暴聋:椒目、巴豆、菖蒲、松脂。以蜡溶为筒子,纳耳中,一日一易。(《药性论》)⑥治久年眼生黑花不见者:椒目(炒)一两,苍术(炒)二两。上药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醋汤送下。(《续本事方》)⑦治白带:椒目末服...
...目录 《圣惠》椒红丸 《普济方》椒红丸 《永类钤方》椒红丸 《圣惠》椒红丸 《圣惠》椒红丸 《圣惠》椒红丸 《圣济总录》椒红丸 《圣惠》椒红丸 《传信适用方》椒红丸 《圣济总录》椒红丸 《圣济总录》椒红丸 《全生指迷方》椒红丸 《圣济总录...
...目录 《玉案》椒红光明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玉案》:椒红光明丸【处方】川椒1两,夜明砂1两,海金沙1两,菊花1两,石决明1两,川芎1两,蝉蜕1两,白蒺藜1两,防风1两,苍术1两,熟地1两,当归1两,车前子1两,川乌1两,玄精石3...
...风湿郁肝脾,荣凝卫不舒,粟疡胞内起,粒粒似金珠;睑急开张涩,头痛坐卧疲,椒疡红而硬,阳毒易为驱。此症似疮非疹,细颗丛聚,生于左右上睑之内。色黄而软者,本经名粟疮;嫣红而坚者,名椒疮。形实邪盛则疙瘩高低,连下睑亦蕃衍,碍睛沙涩,开闭多泪。盖...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