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太素》杨上善注三十卷,两《唐志》皆着录,北宋以还,渐多散佚,《宋志》仅存三卷,元以来遂鲜称及之者,盖亡失久矣。光绪中叶,吾乡杨惺吾先生始从日本获唐写卷子本影钞以归,存二十三卷。桐庐袁忠节公得其书,未加详校,即以付刊,伪谬滋多,未为...
...《黄帝内经灵枢》一书是中医学主要理论的基础之一。全书运用阴阳五行以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阐述了脏象、经络、病机、诊法、治则等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对经脉、腧穴、针刺及营卫气血等,均有独特的发挥和系统精详的论述。为了便于读者对《黄帝内经灵枢》...
...《素问》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释名:“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于岐伯也。” 《素问》记载了黄帝与岐伯的对话,以黄帝问而岐伯答的形式记载,褚征在《褚氏遗书》说:“素问者,黄帝与歧伯、鬼臾区、伯高、少师、雷公六臣平素问答...
...平按:①从王注《素问》林亿等新校正及林亿等校正《甲乙经》、《脉经》与日本《医心方》所引考补,当在今本所缺七卷中。其各书所引,仍逐条附注于下,以便稽考。①“平按”二字为编者所加。饮食有常节,起居有常度,不妄不作。以理而取声色芳味,不妄视听也...
...《素问》“素者,本也;问者,皇帝问于岐伯也。”岐伯乃上古医学先知,因此就诞生了以皇帝与先知们问答形式撰写的综合性医学文献——《黄帝内经素问》。 中医基础理论著作。《黄帝内经》组成部分。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共9卷81篇。《素问》之名最早...
...9787117067225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影宋本),学苑出版社,2009.ISBN9787507731682 《素问》全元起本研究与辑复,段逸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ISBN9787532357536 ...
...天地之间,四方上下六合宇间,有神明居中,以明造化,故号明堂。法天地为室,圣明居中,以明道教,称为明堂。从容者,详审貌也。所受《太素》经论,摄生安形详审之法,是谓阴阳、刺灸、汤液、药滋四种之术,莫不要妙。然有①不肖行之,不能十全。谨受诏命,...
...、生命之学的重要载体。深入挖掘和研究《黄帝内经》的内涵和养生智慧,指导人们生活,使之为人类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中医药工作者的职责。由张焱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新书《<黄帝内经>中的长寿之道》是这一方面的创新之作,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
...肠胃生病 经输所疗 [附篇] 《黄帝内经太素》遗文 《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 ...
...《内经太素》杨上善注三十卷,两《唐志》皆着录,北宋以还,渐多散佚,《宋志》仅存三卷,元以来遂鲜称及之者,盖亡失久矣。光绪中叶,吾乡杨惺吾先生始从日本获唐写卷子本影钞以归,存二十三卷。桐庐袁忠节公得其书,未加详校,即以付刊,伪谬滋多,未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