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垣(1180~1251年),名杲,字明之。金元间真定(今河北省保定市)人。倡导:“人以胃气为本”。善温补脾胃之法,后称之为“补土派”。为金元四大医学家之一。 李杲幼年就喜爱医学,曾捐款千金而跟随易州张元素学医,学了没有几年,就掌握了...
...在金元四大家中,与张子和攻邪学说针锋相对的是李东垣,他主张使用温补脾胃之法治疗各种疾病,后人称他为“补土派”。东垣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能联系实际研读经典著作,常能提出一些与他医不同的治法,挽救行将垂绝的病人。一次,汴京酒官王善浦患小便不利,...
...褥上。频频易置。但饮水而不进食。其痛甚厉。肛门如火烙。扬手踢足。躁扰无奈。余诊其脉。弦紧劲急。不为指挠。谓曰。此证一团毒火。蕴结在肠胃之内。其势如焚。救焚须在顷刻。若二三日外。肠胃朽腐矣。于是以大黄四两。黄连甘草各二两。入大砂锅内煎。随滚随...
...气随血脱证是指大量出血所引起的气脱证候。常常由于肝、胃、肺等脏腑素有瘤疾以致脉道突然破裂大出血引起,或者由于外伤,妇女崩中,产后大出血等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大出血时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甚至昏厥,舌淡,脉微欲绝,或芤,或...
...单从方剂组成来看,很难想到该方出自李东垣之手。方中既没有人参、黄芪之补,也没有升麻、柴胡之升,药味也非“多多益善”。方书多谓本方主治脾胃寒湿气滞证,但平胃散方也可主治脾胃寒湿气滞证,二方有何区别? 读《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我们可以...
...一、是书逐证措治,条分部款甚详。其有证治同而部位名异者,因痈疽就简于各部之首,辨明红白阴阳,按痈疽治法,便于查阅,万无一失。一、凡有方而仅治某证者,则列于某证之后;有方而通治诸证者,则另立通用方类,逐方排着,不致杂乱。其用药分量俱备,庶无...
...乎正之途以示后世耳.然熟玩诸法.则正中有奇.奇中有正.加减变化.存乎其人.善将将者.亦不嫌其少矣.一、用药之法.诸家书中.某症系某方.加减某药.然以一方而垂加减之法.则症候未备.莫若以一症而垂加减之法.则取舍必详.故兹集每章另立用药之规.载...
...清暑益气汤与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都是治疗暑热所伤的方子,但是治疗用药却截然不同,临证应区别用之。正当我们听得入神的时候,进来一位病人。患者李某,男,44岁,患糖尿病2年,因视物模糊、眼底出血1月余来诊,伴有左眼痛、手足麻木、腰痛、口渴、小便多...
...、知母为君;茯苓、泽泻为佐。凡下焦有湿,草龙胆、防己为君;甘草、黄柏为佐。凡痔漏,以苍术、防风为君;甘草、芍药为佐,详别证加减。凡诸疮,以黄连、当归为君;甘草、黄芩为佐。凡疟,以柴胡为君,随所发时所属经分用引经药佐之。以上皆用药之大要,更详...
...作者:李纪方 朝代:清 年份:公元1882年 自叙 凡例 白喉证论 辩证法 辨脉法 用药法 白喉热证尚轻治法 白喉热证渐重治法 白喉寒证尚轻治法 白喉寒证渐重治法 白喉虚热证治法 白喉虚寒证治法 白喉寒热错杂证治法 续方 白喉误治坏证治法...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