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与曾国藩-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半个中国已经是的,似乎进一步就可以把大好河山拿下来。但真的拿不拿得下来呢?亦自有拿不下来的道理。我们现在来仔细研究当时的情况,的确有拿不下来的理由。到底还是曾国藩了不起,宁可不做这件事,所以写了这样首诗,要曾国荃“低头拜屠羊”。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6.html

不应给贴“痴呆”标签_【中医宝典】

...做过的事转身就忘,刚过的话也回忆不起来。不愿与人交谈,即使对答也言语缓慢、吐字不清。此外,体质也,夏天不出汗,冬天用棉被盖得严严的,电热毯夜开到天亮,手脚还常常发凉。看了几位医生,都得了老年痴呆症。无奈之下,只好前来专科医院...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4091.html

《老子》第二章:善反而不美_道家_【文学360】

...地方,也找不出那位先生吐痰的痕迹,又怕生气骂人,只好找了片落叶,稍微有点脏的痕迹,拿给找到了。便立刻闭上眼睛,蒙住鼻子,叫佣人把这片树叶送到三里外去丢掉。 元末起义的张士诚的兄弟张士信,因为仰慕倪云林的画,特地派人送了绢和厚重的...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93.html

第八十七回 遇恶姑淑媛受苦 设密计观察谋_《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儿子。那年恰好是苟才过了道班,要办引见,凑不出费用,便托苟太太去和借了来凑数。明白到省之后,迎到公馆同住。除了得了缺,即连本带利清还外,还答应养老。将来大家有福同享,有祸同当。那位姨妈自己想想,举目无亲,就是搂了这两吊银子,也怕...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0078.html

刘友生善人在耽学堂的讲课(文字整理)_性理疗_【中医宝典】

...水性人;鼻音就是土性人;舌音就是火性人。你去观察去吧。那保证不带的,一点也不!人家要学好那个,观察好了,外边来人,走,听走道声(是)个什么动静,人家老到的人啊就,这人啥性,这人有准是那种病,一点儿也不。那人家学的精啊。咱没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83.html

服药序次_《古今医统大全》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在四肢血脉及下部,宜空腹而在旦;在头目骨髓,宜饱满而在夜。虽食前食后,亦停少顷,然后服药。食不宜与药并行,则药力稍为混滞故也。《汤液》云∶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稍消则服药,药...

http://qihuangzhishu.com/336/1762.htm

《老子》第二十一章:孟子的证道_道家_【文学360】

...,是分开提出的,“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只要楔而不舍,不退失道心,久而久之,精神气息的妙用象征,步呈现,层往上提升,终至契人形而上的“道”妙。 因此便,形而上的“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它是参天地的造化之机,不生不灭,...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54.html

陈苏生_、养生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良医者,常治无病之,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这种思想,发展到汉朝张仲景,就应用到临床方面。在《金匮要略》第一卷里就: “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后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susheng/518-7-1.html

由老子到孙子-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由老子到孙子-出自《老子》 《老子》书,原著不过五千言,可以,几乎是字就涵盖一个观念的好文章,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 它告诉了我们许多法则。几千年来,大家都在研究老子,而有研究著作流传下来的,古今名家的著作,有数十家之多,...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77.html

《老子》第十六章:芸芸众生的命根_道家_【文学360】

...”,演变成文学上一个很优美的名词“芸芸众生”。后来又有“林林总总”词的出现,也是形容犹如草木的多得不可胜数的情形。 老子,一切万物那么多彩多姿,“各复归其根”,观察每一个生命,皆是依赖它自己的根本而活。草木无根,活不了的。人也有根,人...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41.html

共找到477,4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