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著作。十四卷。清·汪琥撰于1680年。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析取《伤寒论》六经脉证治法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原文,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辨注。在治法上,不泥守仲景成方,每篇之后选列自晋迄明历代治疗热病的效方与...
...伤寒论》及《千金翼方》卷九卷十选定的校本之一。 宋本很重视淳化本 宋本卷一《辨脉》“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一作纵)”,他本无作“纵”者,唯淳化本《辨伤寒脉候》作“纵”。 宋本卷六《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第292条:“少阴病,吐利,手足...
...伤寒著作。十卷,日本·山田正珍撰于1789年。作者据宋·高保衡、林忆的《伤寒论》校订本,广泛参阅古今《伤寒论》注本(包括日本医家的几种注本),予以辨析、选注、删繁、考订,并将所有条文编列序号,又依《玉函经》补充的1条,共409条。虽为集注...
...伤寒著作。十卷,日本·山田正珍撰于1789年。作者据宋·高保衡、林忆的《伤寒论》校订本,广泛参阅古今《伤寒论》注本(包括日本医家的几种注本),予以辨析、选注、删繁、考订,并将所有条文编列序号,又依《玉函经》补充的1条,共409条。虽为集注...
...文献研究来说,如其他的科研工作一样,陷于停顿状态。直到七十年代初期,这方面的工作以一些科研工作者对中医名词术语的整理研究为标志。由中国中医研究院和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大学)的科研工作者合编的中医工具书《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于1973年由...
...伤寒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作者认为“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故本书按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原文,删去他认为是王氏所增补的平脉辨脉篇、伤寒序例、诸可与诸不可等篇。作者于《伤寒论》注本中推崇张隐庵、张令韶二家,并按其体例...
...伤寒著作。六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作者认为“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故本书按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原文,删去他认为是王氏所增补的平脉辨脉篇、伤寒序例、诸可与诸不可等篇。作者于《伤寒论》注本中推崇张隐庵、张令韶二家,并按其体例...
...篇次附于后,便于读者参看检阅。全书注解在前人基础上有一定的发挥。学术上推崇方、喻两家,认为五叔和编次有误。但基本上保存了王叔和本的内容,只在前面增入五论。认为《伤寒论》为百病立法。指出:“仲景非是教人依吾法去医伤寒,而是教人依吾法去辨伤寒;...
...篇次附于后,便于读者参看检阅。全书注解在前人基础上有一定的发挥。学术上推崇方、喻两家,认为五叔和编次有误。但基本上保存了王叔和本的内容,只在前面增入五论。认为《伤寒论》为百病立法。指出:“仲景非是教人依吾法去医伤寒,而是教人依吾法去辨伤寒;...
...关键词:子目 《伤寒论.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67.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太原,030012) 赵怀舟 吴晋蒲 刘莉萍 王红梅 王象礼 张珉珉 指导 李茂如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