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凌云,字汉章,号卧岩,系成化——弘治间,归安(今湖州市)人。擅针灸术,而名噪一时。相传其在北游泰山时,遇一道长,授以铜人针术,从此则刻苦磨练,其技益精,针无空穴,《明史》载称:“海内称针法者,曰归安凌氏”,即指凌云。 据史料载,有...
...刘清臣于同治十三年辑成《医学集成》一书,由其门人李仲元校刊,同年刊于醉吟山房,随书附有刘氏重刊之明堂图四幅。 作者:清·刘清臣 年代:1874年;民国三年(1914年)重印 大小:64.5×22.2cm 收藏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 ...
...针灸教学之人体模型。始创于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用铜塑造,体表刻有经络和腧穴名称,胸膜腔有脏器,中空。是北宋医家王惟一总结前人经验,为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而主持设计制造的。它既是针灸教学的教具,又是考核针灸医生的模型。考试时在铜人体表...
...阳掌图(图)阳掌,掌正面也。掌心,为内劳宫。前离、后坎、左震、右兑、干艮、巽坤,寄四隅,内八卦也。大指端脾,二节胃。食指端肝,三节大肠。中指端心,三节小肠。无名指端肺,三节包络。小指端肾,三节膀胱。各指二节纹,为四横纹,三节根为小横纹。...
...,伯父名永寿,明天顺年间官至南京工部尚书。父名永亨,成化年间任隆庆知州,始建新第于县城东街。王琼于明成化二十年( 1484 年,时年二十六岁)登进士。他历事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由工部主事六品之官,直做到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
...《凌门传授铜人指穴》传本存真图。 作者:佚名氏 版本:清乾隆精抄本 收藏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藏...
...针灸铜人,包括“明正统铜人”、“明嘉靖铜人”、“清乾隆铜人”、“清光绪铜人”、“民国铜人”和“蒙医铜人”。除了展示其基本情况外,还可通过点击“更多”链接,进一步了解有关的研究进展。...
...可以断定日本帝室博物馆所藏的这具铜人,绝非宋铜人。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刊行之后,又由王惟一负责,将全书内容刻石,并于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以该书石刻为壁,在大相国寺内建成“针灸图石壁堂”改称“仁济殿”。 宋代,我国的印刷术已经有了很大...
...英宗令工匠砻石,仿前重刻。重刻上石,将“新铸”二字删去,定名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增入明英宗序言,记石刻之沿革。到英宗正统十、十一年(1445-1446),修筑城垣和东城时,宋·天圣刻石被劈毁,充当修筑城墙的砖石,被埋于明代城墙之下。...
...经外奇穴为不见于我国早期医书(《内经》、《甲乙经》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书)中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 明代以后的医家按照传统的观念把不见于我国早期医书(《内经》、《甲乙经》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书)中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