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学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在药物学发展史上,许多医药学家作出了创造性贡献。他们之中不仅有苏敬等《新修本草》编撰者,孙思邈、孟诜、陈藏器等也是其中杰出代表。本时期药物学进步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药物品种、数量增加和产地扩大这一时期本草文献所...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60.htm

明代医学_【中医宝典】

...了本草学发展药物学发展又充实了农业知识,《农政全书》收录了朱棣《救荒本草》全部内容,科学技术每一进步,都迅速渗入医学领域,据《传染病有其特殊致病因子这一实质问题。 对天花认识和人痘接种术发展,是明代医学突出创新,人痘接种术起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43.html

战国至东汉时期(6)药物学理论形成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用药经验和药物学知识作了系统而全面总结,不仅为中国药物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极大地促进了临证医学进步。 成书年代流传 关于《神农本草经》成书年代,历来说法不一。《汉书·艺文志》中没有收录该书,从梁代阮孝绪《七录》和《隋书·经籍...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74.html

隋唐五代药物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隋唐时期,海陆交通发达。使用药经验广泛交流,外来药物大量传入,尤其是唐代,政府重视药初学发展,设置药园、促进了药物学进步,无论在理论还是临床应用方面都很大发展。一、药物学发展唐代药物学重大成就,首先是《新修本草》编撰和颁布。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2-6.html

明代医学基础研究发展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 明代医学在诊断学、病案书写格式、医学书籍编著和传播、医德论述和医史研究上,均有较大发展。 (一)诊断学研究发展 明代医家在诊断上大都强调四诊兼备,脉证合参,强调全面掌握材料,抓住纲领,辨证施治。八纲辨证纲领即在明时发育成熟,脱颖而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65.html

近代中医史上方剂学成就_【中医宝典】

...由于近代对疾病认识不断深入,新的经验不断丰富,治疗方法渐趋多样化,作为辨证论治主要工具方剂学也随之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对方剂学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大型方书继续整理和编纂单方、验方、秘方汇编整理工作更为突出。不少医家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92.html

药物学丰富发展_【中医宝典】

...一、本草学 自《中药炮制技术和学术方面发展到这一时期已经达到一定高度,有可能进行一次“观其书,乃有言唐以后药名者,或是后人增损之欤?”这是完全可能,也是可以理解,近人范行准在《中国医学史略》一书中,认为本书中多次提及“乳钵”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79.html

生药学起源和发展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知识总结,并为以后药物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陶弘景集注神农本草经),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65种,共载药730种。对原有性味、功能主治有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589.html

校正书局医书大量刊行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一、政府编纂、校正、颁行医书 宋王朝对医学事业较历代为重视,政府多次组织官员学者集体编纂医书,更建立专门机构校勘、刊行,医书得以广泛流传。 (一)政府组织编纂医药学著作: 在药物学书籍方面宋政府曾7次组织人力、物力对大型药物学著作进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16.html

明代医学教育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我国自南北朝出现学校性质医学教育以来,中经唐宋,到明代又有了一些发展明代沿元制。将户口分为民、军、医、儒、灶、僧、道、匠等,规定各户必须子袭父业。一入医户,子孙就必须世代业医。明代医户,大多社会地位低下,衣食不得温饱,乐工、厨师、班...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58.html

共找到931,08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