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医--历代名医9_【中医宝典】

...、生津诸法的配伍,然其用药时时注意到清热不碍湿,祛湿不助热,扶正不碍祛邪,祛邪当注意扶正等方面。治疗不拘泥于固定成方,体现了湿热病治疗的特点,成为后世治疗湿热病的规矩,影响极其深远。(王医)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122.html

先发大慈恻隐心——名医济困札记_【中医宝典】

...沪上名医陈道隆1903-1973年经常仗义疏财,慷慨济困。他的案几上放着一块醒目的标牌“贫病不计”。每天留出30个名额,专门免费接待付不起诊费的穷困病人。有一次出诊到一个穷人家里,开方后方知这家根本无钱买药。陈在自己衣袋里摸了半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24.html

关于《中国历代医论选讲》的材料处理问题_【中医宝典】

...关键词:中国历代医论选讲 名医 医论 笔者和导师陈大舜教授合作编著的《中国历代医论选讲》,已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了1997年。在本书的编著过程中,当时碰到的困难之一是,怎样选择典型医论?怎样妥善处理所选医论与该医家整体著作的关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24.html

柏连松_内痔三步注射法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柏连松教授从1977年起运用中医传统理论与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及自己在临床上不断的研究探索,研制了“曙光Ⅰ号”注射液,十多年来对其药物配伍及浓度等多次进行改进,此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止血、收敛、抑菌作用。注射液中主药为五倍子鞣酸、明矾...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bailiansong/568-4-1.html

问渠那得清如许——古代名医的文化根基_【中医宝典】

...中国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研究古代名医的精神世界,可采用两种思路:一是以专题为纲,综合评述。如古代名医的自然观或曰天道观、人生观或曰人道观、疾病观、方法论、认识论、医德论等。二是以人为纲,分别考察。如选择历代若干名医,进行具体考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960.html

隋唐名医—甘伯宗_【中医宝典】

...的医家史传,惜原书早已亡佚,其部分内容散见于宋代《历代名医蒙求》之中。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69.html

名医-张景岳_【中医宝典】

...张景岳,公元1563~1640年,即明嘉靖四十二年至崇祯十三年。一说约1555~1632年,又名张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因为他善用熟地,有人称他为“张熟地”,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65.html

牛扁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芮等,根如秦艽而细。生平泽湿地,田野人名为牛扁。疗牛虱甚效。太常贮名扁特,或名扁毒。 引用:《新修本草》牛扁 下载:《新修本草》chm电子书 ▼ 相关中药 返回目录《证类本草》牛扁 牛扁音褊_图片味苦,微寒,无毒。主身皮疮热气...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niubian.html

徐大椿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因家人多病而致力医学,攻研历代名医之书,速成深邃。悬壶济世,洞明药性,虽至重之疾,每能手到病除。大椿精勤于学,平生著述甚丰,皆其所评论阐发,如《医学源流论》1757、《医贯砭》1767、《兰台轨范》1764《慎疾刍言》1767...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xudachun/index.html

新安医家:医以活人为心_【中医宝典】

...致力于攻读医学诸书,不拘泥于一格,精研历代名家学验,借力儒学功底,复参以哲理,潜心研究,故“遐迩以疾来请者无虚日”,以致“求者甚众,所应益博,活人至数万”。成为我国明代嘉靖年间四大名医之一吴县张颐、杞县李可大、常熟缪希雍《明史·方技传》。...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693.html

共找到807,37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