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_《妇产科学》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心跳停搏时可采用1‰肾上腺素0.2ml或尼可刹米0.2ml心内注射。或采用心外按摩。(七)其他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温,复苏后仍有再度窒息可能,故要严密观察,同时应加强抗感染,止血等措施,预防新生儿肺炎、颅内出血发生。...

http://qihuangzhishu.com/992/113.htm

新生儿窒息可以并发哪些疾病?_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_【中医宝典】

...窒息时缺氧,并非只限心肺,而是全身性的多脏器受损,严重者往往伴有并发症。 1、脑 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 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主要并发症。由于窒息缺氧时血脑屏障受累,血浆蛋白和水份...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443.html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识别_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_【中医宝典】

...得到诊治十分重要。 尽管新生儿败血症的表现缺乏特异性,但它们是新生儿的一些异常表现,要早期发现败血症,就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异常表现,我们将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症状归纳为“三少”、“二不”、“一低下”。 “三少”即少吃、少哭、少动。少吃是指...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126.html

新生儿窒息会出现哪些严重后果?_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_【中医宝典】

...胎儿和新生儿对缺氧的耐受力比成人强,因此,短期内缺氧,对新生儿的生命威胁不是太大,不一定成为傻子。但窒息严重的或缺氧时间较长的,可使新生儿的各脏器发生瘀血、水肿和出血。脑组织受缺氧的影响最大,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需不断地观察婴儿的神态...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441.html

预防新生儿窒息_【中医宝典】

...因家长护理不当,健康的新生儿,有时也会突然脸色青紫,哭不出声,甚至呼吸受阻而发生窒息。这种现象往往使家长手足无措,如果抢救不及时还会造成严重后果。那么应怎样预防呢? 要预防窒息并不难,平时最好养成孩子独自睡觉的习惯,不要含着奶头睡觉。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4876.html

新生儿窒息概述_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_【中医宝典】

...窒息(asphyxia)是围生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和主要死亡原因。近年来复苏方法虽有改进,但还不够普及。预防和操作规范化亟待加强。...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439.html

新生儿心力衰竭的诊断_如何鉴别新生儿心力衰竭_查症状_【疾病大全】

...近年来,新生儿先心病的诊治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危重型新生儿先心病病情发展迅速,需要及时诊断和早期治疗。由于新生儿心脏病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凭临床症状、体征无法判断心脏病的类型。研究资料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诊断新生儿先心病的类型,...

http://jb39.com/zhengzhuang-zhenduan/XinShengErXinLiShuaiJie339199.htm

新生儿败血症应该如何预防?_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_【中医宝典】

...新生儿败血症的预防要重视孕期,实行住院分娩,掌握科学知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预防新生儿败血症要注意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治感染,以防胎儿在宫内感染;在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产房环境、抢救设备、复苏器械等要严格消毒;对早期破水、产程...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136.html

新生儿窒息诊断依据_儿科新生儿常见疾病_【中医宝典】

...1.新生儿面部与全身皮肤青紫; 2.呼吸浅表或不规律 3.心跳规则,强而有力,心率80-120次/分 4.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肌肉张力好 5.喉反射存在。 6.具备以上表现为轻度窒息,apgar评分4-7分。 7.皮肤苍白,口唇暗紫; 8....

http://zhongyibaodian.com/erke-2/b3453.html

新生儿低血糖症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新生儿低血糖症_查疾病_【疾病大全】

...根据需要查血型、血红蛋白、血钙、血镁、尿常规与酮体,必要时查脑脊液、X线胸片、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鉴别 1.低钙血症 低钙血症是新生儿惊厥的重要原因之一。低血糖和低血钙均可发生在新生儿早期,但低血钙发生在任何类型的新生儿,血钙总量低于...

http://jb39.com/jibing-zhenduan/XinShengErDiXueTangZheng261876.htm

共找到116,62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