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案历史与成就_【中医宝典】

...关键词:中医医案 历史 成就 众所周知,中医生命在临床,历代名医医案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宝贵经验。中医医案不仅是中医理论有力验证,也是中医理论不断发展摇篮。近哲章太炎先生指出:“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01.html

方论二则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伤寒论·夹痢伤寒》门,何秀山于按中指出,痢疾“病后后重不除者,三奇散最妙”。该方由黄芪15g,防风10g,枳壳10g(药量系笔者所定)组成。笔者临床体验,该方加味用于久痢未愈之症,疗效确切。 据《王孟英医案》载,其所治病证,大体为下痢(或赤白痢...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380.html

古今医案谈_【中医宝典】

...在浩如烟海祖国医学文献资料中,有着大量医案。所谓医案,实际上就是中医治病原始记录。在医案内,不仅确切记有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发病时间、疾病症状,还如实地反映了医生辨证施治、处方用药情况,病人服药后一系列变化、转归...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53.html

我国古代对医案研究利用_【中医宝典】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医学有着悠久历史。 早在周代,宫廷医生就重视医案记录,并且每年以此考核医疗水平。 到了汉代,医家淳于意在回答汉文帝所询诊疗情况时,即以病案作答。这些病案,称 “诊籍”,载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专》中。所载医案25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750.html

张士骧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伯龙,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因父多病而钻研岐黄术。不久,其父病重,群医束手,士骧奋力救治,竟得痊愈。医名遂大震。温病学家叶天士、王孟英深表敬佩。后至广东,拜唐宗海为师,并记其与唐对问内容,编成《本草问答》,书中亦涉及中西医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463.htm

治病未必攻邪 养生何须论补——与张英栋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外观其形气,中审其病情,参此数者而精察之,又何虚实之难辨哉?”《王孟英医案》卷二阴虚门亦云:“古人治内伤于虚处求实,治外感于实处求虚,乃用药之矩矱也。”都说明临床辨别虚实对于治疗的确能起到直接指导作用。 张英栋还认为“养生当论补”。岐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55.html

第十八回 什锦楼文采误杀 关帝庙树春遇拐_《八美图》

...文采又是一剑,花子林身首分开,登时一命归阴。宋文采满心欢喜,回归书房而去。且说树春在园中步月,一腹怀鬼胎,不知凌氏欲加相害,是因何故?想来想去,再摸不着。将尽三更之后,方才回楼,叫声:“兄长。” 不应。上前一看,见身首异处,吃了一惊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6751.html

宋金元时期医案发展成就和特点_【中医宝典】

...关键词:宋 金元 中医医案 发展史 唐代开创了方、论、药后附案先河,但还不普遍。到了宋代,随着官方对医学重视,医学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当时医学教育十分注重对学生实际诊疗能力训练,不但把医案分析列入考核范围,而且要求学生每治一病都要...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99.html

中医医案_中医文化_【中医宝典】

...医案——痰瘀阻滞 黎炳南医案一脾肾阳虚 李少川——脾虚易感 李少川医案一脾虚肝亢 李书生医案——气阴耗伤(恢复期) 痢疾案 痢疾转肠溃疡 廖濬泉医案——邪犯肺胃,疹后阴伤 灵芝典型病例介绍 刘弼臣医案——肝肾亏损 刘弼臣医案——蛲虫病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zhongyiyian-731-1.html

卜居简析_【古诗文大全】

...可供参考。 全文以屈原问卜开篇,以詹尹“释策而谢”答语收结,中间以连珠式对立设问语句贯穿,文采斐然,往复盘旋,八对设问,一一贯之。虽铺陈夸饰,句式整齐,却不板不散,亦无重复之嫌。气势充沛,感情强烈,体现了大诗人特有气质。而且,这种体式,对...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658.html

共找到851,8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