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经·利害译文

...孙子:“让士卒陷入‘不疾战则亡’的‘死地’然后可以得生;把士卒投入危亡之地,然后可以保存。”又:“在有利情况下考虑到不利的方面,事情就可以进行;在不利的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方面,祸患就可以解除。” 为什么这样呢? 汉朝大将韩信攻打赵国...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3298.html

伤寒无补法辩_《景岳全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按伤寒一证,惟元气虚者为最重,虚而不补,何以挽回?奈何近代医流,咸谓伤寒无补法。此一言者,古无是,而今之庸辈,动以为言,遂致老幼相传,确然深信,其为害也,不可胜纪。兹第以一岁之事言之,如万历乙巳岁,都下瘟疫盛行,凡涉年衰及内伤不足者,...

http://qihuangzhishu.com/124/85.htm

卷一二九·笔_《文忠集》

...〈计十九条〉 老氏 “前后之相随”、“长短之相形”,推而广之,万物之理皆然也,不必更言其余。然老子为书,比其余诸子已为简要也,其于核见人情,尤为精尔,庄周、慎道之伦可拟。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 富贵贫贱 贫贱常思富贵,富贵...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9278.html

玉楼春·戏林鉴赏_【古诗文大全】

...家,而在家之日倒反而如寄旅之客一般,十分短暂。 接下两句,从“客舍似家”引出林官的日常生活。白天是将钱沽酒豪饮,更无别事。“无何”,见《汉书·袁盎传》:“南方卑湿,丝(即盎)能日饮,无何,王母及而已。“师古曰:“无何,言更无余事。”晚间...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2047.html

针灸讲究补和泻_中医针灸知识_【中医宝典】

...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补或泻刺法过之(过量手法)或不及(不足量手法),均可导致失效,甚至引起病情恶化,这样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 针灸是通过针刺的手法来达到补虚泻实目的的。《灵枢·九针十二:“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补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689.html

详的解释_详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仔细推究 study carefully 详起来,他的话很有道理 国语辞典 推究詳察。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這段冤枉,仔細可以詳出來。」...

http://hanwen360.com/c/151189.html

五十三、验状_《洗冤集录》

...尸首,后有骨肉陈理者,便要验状证辨观之。今之验状若是简略,具述不全,致妨久远照用。况验尸首,本缘理、狱囚、军人、无主死人,则委官定验,兼官司信凭检验状勘,何可疏略?又况验尸失当,致罪,当是任者切宜究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5829.html

针刺手法的轻重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辨证施法、有同有异的关系。古代医家对针刺补泻与手法轻重,既有补法刺、泻法宜重刺的"补重泻",又有补法宜重刺、泻法宜刺的"重补泻"论,更有补法可重、泻法可重可的"大补大泻"、"平补平泻"观。可见,尽管提法不同,经验各异,但都...

http://qihuangzhishu.com/113/49.htm

针刺手法的轻重_《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辨证施法、有同有异的关系。古代医家对针刺补泻与手法轻重,既有补法刺、泻法宜重刺的"补重泻",又有补法宜重刺、泻法宜刺的"重补泻"论,更有补法可重、泻法可重可的"大补大泻"、"平补平泻"观。可见,尽管提法不同,经验各异,但都...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113-12-7.html

草书》在线阅读

...惧其背经而趋俗,此所以弘道兴世也;又想罗、赵之所见嗤沮,故为草书本末,以慰罗、赵、息梁、姜焉。 窃览有道张君所与朱使君书,称正气可以消邪,人无其畔,妖不自作,诚可谓信道抱真,知命乐天者也。若夫褒杜、崔,沮罗、赵,忻忻有自臧之意者,无乃...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374.html

共找到216,07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