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药物是激素,但近年的临床实践表明,用细胞毒药物治疗为主,特别是用环磷酰胺作间歇冲击疗法较单纯用激素者疗效好得多。因此,治疗狼疮性肾炎主要是环磷酰胺加激素,而不是单纯用激素。 (1)激素:一般用强的松,首始治疗阶段,...
...抗体及抗原;由患者肾小球上洗脱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可与天然及单链DNA抗原结合。 1.体液免疫的变化 其中DNA和抗DNA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起主要作用。 (1)病毒触发因素:较多的研究证实本病与一种RNA病毒——C型病毒有关。C型病毒一方面可能...
...补体的激活途径有二,即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1)经典途径: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后,抗体的Fc 段被激活,暴露其补体结合点,可与补体C1q结合,进一步使C1r、C1s活化, 再依次活化C4及C2,而使C3活化,继之C5、C6、C7、C...
...治疗。④狼疮性肾炎患者子病发生率约30%,先兆子癫可能是狼疮性肾炎的表现,区别主要依赖有无肾外活动的其他临床表现及有无血清补体下降。 狼疮性肾炎的预后如何?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死亡原因,其预后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年轻男性发生...
...BronchiolitisObliterans)患者发生了急进性肾炎,组织学检查在肺和肾内都发生了大量IgA沉积。 免疫复合物肾炎时肾小球毛细血管有颗粒样沉积,电镜检查可见电子致密物,血清抗GBM抗体阴性,而循环免疫复合物可阳性,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区别不难。 2.狼疮性肾炎 ...
...protein)。此外,有报告链球菌细胞外成分中的一种阳电荷抗原也可能致病。 (二)发病机制 1.发病机制 (1)本病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肾炎,用免疫荧光方法可在肾小球上查见不规则的颗粒状沉积物(内含IgG、C3、备解素及微量C1q和C4)。电镜下可见此...
...会降低其与“劣质抗体”的结合能力。 科学家们发现,其中一种编码产物为Fc γ受体ⅢA的基因在发生“等位变异”后与“劣质抗体”结合的能力会明显下降,进而导致红斑狼疮病人发生肾炎的几率足足增加了3倍。不过这种情况仅限于高加索人种,非高加索人...
...C1q是构成补体C1的一个重要成分,分子量为390000,由6个相同的亚单位组成对称的六聚体,当两个以上的C1q与免疫复合物中的IgM或IgG的Fc段结合后,C1q构型发生改变,导致C1r和C1s的相继活化,启动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临床上...
...用于判断SLE病情活动的指标 按其重要性排列如下: (1)血管炎。 (2)高滴度的抗DNA抗体。 (3)胸膜炎。 (4)肌炎。 (5)皮疹。 (6)发热。 (7)血小板减少。 (8)白细胞降低。 (9)癫痫。 (10)管型尿。 (11)...
...肾炎的病理相似,但狼疮性肾炎等无乙型肝炎的临床依据。HBsAg的沉积物是非特异性滞留或是导致狼疮性肾炎的依据,其意义目前尚不清楚。且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表现复杂,常表现为多系统的广泛损害,可综合其临床表现,以及检测狼疮细胞、抗核抗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