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论情志_【中医宝典】

...,先必本于神”。黄帝内经多次提示人们:“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以上旨在告诫人们:神气充盛,病易治,大病亦预后良好,若神气萎顿,病虽轻亦难治。 4.情志与养生 黄帝内经养生重视形神共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30.html

黄帝内经的由来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是我国古典医籍中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在整个中医的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书中阐述的理论,一直以来指导着整个中医学术的发展,是学习中医不可缺少的一部经典读物,也是现代中医院学生学习中医时必读的医书。 顾名思义,“内经”是讲...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0993.html

黄帝内经--最早中医的理论典籍_医药之最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yaozhizui/a11218.html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黄帝内经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http://wenxue360.com/guji/huangdineijing.html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黄帝内经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http://www.wenxue360.com/guji/huangdineijing.html

阴阳五行思想与黄帝内经_【中医宝典】

...问题。当然,阴阳五行说也含有神秘的思想,如战国邹衍用其解释历史的兴迭更替,即是如此。但是,从战国到秦汉间的主流方向,则是阴阳五行说朝着理性和科学发展,其中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即代表了后者的研究成果。内经是一 部中国传统医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32.html

足部按摩起源于黄帝内经_推拿文化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中多处提到了按摩治病的原理,得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疏通经络气血的治病机制。 足部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今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详细介绍了全身的经络和腧穴,其中有许多是足部的穴位,还详细介绍了经络、...

http://zhongyibaodian.com/tuina/a13605.html

黄帝内经的神妙世界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内求,是要我们往里求。这是提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生命就在于自己手中,生命更在你自己的内求当中,光靠外求是不能健康长寿的。 现代人为什么对内求这么陌生,有点不舒服,总是马上想到吃药?平常更是想不到内求。我把现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27.html

足疗起源于黄帝内经_中医疗法中医气功_【中医宝典】

...足疗起源于黄帝内经 足部按摩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今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详细介绍了全身的经络和腧穴,其中有许多是足部的穴位,还详细介绍了经络、穴位与五脏六腑的关系,指出:脏腑有病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穴位,根据不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liaofa/b32707.html

黄帝内经中如何论情志_【中医宝典】

...:神气充盛,病易治,大病亦预后良好,若神气萎顿,病虽轻亦难治。 4.情志与养生 黄帝内经养生重视形神共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宝命全形论再次提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并强调一曰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041.html

共找到890,8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