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 简历_【中医宝典】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及医学家。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卒于会昌二年(842)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因担任过太子宾客,故称为刘宾客。  禹锡自幼体弱多病,经常廷医服药。对医药颇有研究。三十年持之以恒,遂良医。治病用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63.html

薛雪 简历_【中医宝典】

...薛雪(1661~1750)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磨剑道人、牧牛老朽。江苏吴县人,与叶桂同时而齐名。早年游于名儒燮之门,诗文俱佳,又工书画,善拳技。后因母患湿热之病,乃肆力于医学,技艺日精。薛雪一生为人,豪迈而复淡泊,年九十岁卒。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18.html

王旭高 简历_【中医宝典】

...王旭高(1798~1862),名泰林,字以行,晚号退思居士。江苏无锡人。从舅父高锦亭学医多年,尽得其传。起初从事外科,后来专力于内科杂病,且对温病尤多关注,临证审征用药甚为精当。王氏学术代表著作为《西溪书屋夜话录》,书后惜多散佚,仅存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31.html

伏气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邪气伏藏于体内。又称伏气温病。《伤寒论·平脉法》:“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无己注:“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伏气之说源自《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

http://qihuangzhishu.com/168/838.htm

葛洪 简历_【中医宝典】

...葛洪还在实验中发现了多种有医疗价值的化合物或矿物药。至今,中医外科普遍使用的“升丹”、“降丹”,正是葛洪在化学实验中得来的药物。葛洪的炼丹术,后来传到了西欧,也了制药化学发展的基石。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50.html

卷之七 王富段_《益智录》

...斯亦美矣;在行路之际,且有公事在身,偶见车陷于桥,辄解囊出钱,切切修理,尤为美。夫事至于奇而尤奇,美而尤美,则出乎寻常矣。事出寻常,则时在人耳目间,神不有以保护之,无以见造物福善之举。王富段之得免横祸,不亦宜乎? 勿谓善小而不为,其斯之谓欤...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8602.html

王冰 简历_【中医宝典】

...王冰,号启玄子,又作启元子。约生于唐景云元年(710),卒于贞元二十年(805),里居籍贯不详,唐宝应中(762~763)为太仆令,故称为王太仆。  王氏少时笃好易老之学,讲求摄生,究心于医学,尤嗜《黄帝内经》,曾“于先生郭于斋堂,受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62.html

阳绝_四诊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脉搏只在寸口的寸部出现,而关、尺两处不能察觉到脉动的一种脉象。《伤寒论·平脉法》:「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无己认为是“阴阳偏绝”所致。阳绝有阳只偏绝、隔绝的意思。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angjue-1421.html

阴绝_四诊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脉搏只现于尺部,而寸,关两处不能察觉到脉动的一种脉象。《伤寒论·平脉法》:「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无己认为是“阴阳偏绝”所致。“阴绝”有阴气偏绝、隔绝的意思。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njue-1424.html

严器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宋代医家。以医为业,与名医无己过往甚密。尝为成元己之《伤寒明理论》作序,于伤寒一证颇有见地,或曰此书即严器之所作,待考。...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327.htm

共找到757,89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