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 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作者:张介宾 朝代:明·天启四年 年份:公元1624年 序一 序...
...秋庚辛日得之。肾病传心,心当传肺,肺以秋王不受邪,因留结为积。《难经》曰∶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久不愈,病洒洒恶寒,气逆喘咳,发肺痈,以春甲乙日得之。心病传肺,肺当传肝,肝以春王不受邪,因留结为积。曰∶病胁下满,气逆行,三二岁...
...之露,遇岁之虚,救而不胜,反受其殃,(天之风雨不时者,皆谓之露。《岁露论》曰∶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命曰遇岁露焉。岁之虚者,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详运气类三十六。)故曰必知天忌,乃言针意。(天忌详义见下章。)...
...失和上行,逆而有音。此解“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也,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上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阳明循道逆行,息便有音,今不依其道逆行,故不得卧。上经,前所说经也。平按:“上经”《素问》、《甲乙...
...少阴而主骨,故其病为骨痛阴痹。又《至真要大论》阴痹义更详,见运气类二十五。)取之涌泉、昆仑,视有血者尽取之。(涌泉为足少阴之井,昆仑为足太阳之经。按《经脉篇》以腰脊肩背颈项痛为足太阳病,故当取昆仑。余为少阴病,故当取涌泉。二经表里,凡有血络...
...各经之疝者,谓其病多在筋而皆挟肝邪则可;若谓必在厥阴,则不可也。后世议论徒多,又安能出《内经》之围范哉?学人当以经旨为正。至于治之之法,大都此证寒则多痛,热则多纵,湿则多肿坠,虚者亦然,若重在血分者不移,在气分者多动。分察六者于诸经,各因其...
...病名。五积之一。证见胁下气逆,背相引痛,少气,善忘,皮寒时痛时痒等。《难经·五十四难》:“肺之积,名曰息贲。”《脉经·平五脏积聚脉证》:“诊得肺积脉浮而毛,按之辟易,胁下气逆,背相引痛,少气,善忘,目瞑,皮肤寒,秋差夏利,主皮中时痛,如虱...
...医经著作。三十二卷。明·张介宾撰。刊于1624年。本书将《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和《灵枢》二书的全部内容,以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等12类重新加以组合,着成此书。每类又分若干小类。由于内容...
...医经著作。三十二卷。明·张介宾撰。刊于1624年。本书将《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和《灵枢》二书的全部内容,以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等12类重新加以组合,着成此书。每类又分若干小类。由于内容...
...系何经,则在阴在阳,或深或浅,从可知矣,诊表证者,当先乎此也。此下百病始生之义,与皮部论大同,详经络类三十一。)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邪在皮毛,当治于外,留而不去,其入渐深,则传舍于络脉,络浅...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