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易经》与四大经典的学习--《思考中医》启示录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广西中医学院刘力红博士所著的《思考中医》在短短几月重版数次,这在近十年中医界里是少见的。认真研读后感触良多。书刘博士没有喊口号地自擂中医的伟大与谩骂西医的不是,而是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其文笔又自然流畅,因此容易被人接受,产生共鸣。 吾...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73.html

不是守旧_《思考中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的学习,使我们在实质上接近它呢?接近它,其实就接近了这些大师,我们通过学习经典,最后把我们自己造就成了雷公、少俞、少师,这有什么不好呢?我想这是我们学习经典的最根本的意义。张仲景在序言的下一段文字接着谈到:“观今之,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7.htm

申至戌上_《思考中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因此,人的这个记忆就与阳明有很大的关系,阳明发生病变,记忆的过程就会受影响、就会受障碍、就会发生“善忘”的病变。整个《伤寒论》为什么只在阳明这一篇讨论“善忘”这个问题?对老年性疾病的一个思考。为什么《神农本草经》记载黄连能够“久服令人不忘”...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38.htm

伤寒传足不传手_《思考中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三国》就经常会碰到“经天纬地”这个词。天以经言,地以纬言。经贯穿南北,连接上下,纬贯穿东西,连接左右。经纬这个概念看上去很简单,可是我们是否可以透过这个简单的概念去思考一些与中医相关的问题?大家想一想,人为什么叫万物之灵?在所有的动物,除了...

http://qihuangzhishu.com/145/69.htm

阳明病之燥_《思考中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神明神昏,热盛怎么会神昏,热扰怎么会神昏?这个道理总不容易思考清楚。如果我们从上面这个角度去思考,是不是会清晰一些呢。孟浩然的《春晓》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眠为什么不觉晓?为什么我们整个上午都昏昏欲睡?夏天...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25.htm

乌梅丸解_《思考中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不但乌梅丸如此,《伤寒论》的112方皆如此,只要理上贯通了,事上的圆融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这亦是本书写作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为什么本书的书名要定为“思考”?思考什么呢?无外乎就是这个理,无外乎就是对自然与生命的时间解读。...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64.htm

俞樾废除

...俞樾被认为近代中国主张废除的第一人,他提出“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他在治经之余,对中医药学也有所研究,且能处方治病。在《春在堂全书·读书余录》,有“内经素问”篇四十八条,乃俞氏校读《素问》所做的札记,也是他用考据学方法对中医...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375.html

脉浮_《思考中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契合。故曰:脉合太阳,脉合少阴。以此亦知脉的变化最能反映太阳少阴的变化。丁、肺朝百脉的思考脉与太阳,脉与少阴的这个特殊关系明确之后,我们现在转入脉与肺的问题。《素问·经脉别论》云:“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对这个“肺朝百脉”,《基》从辅心...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01.htm

“申遗”能促进发展吗?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这种“申遗”成功的几率非常低。如今,中医药“申遗”工作已经启动,难道它已然成为“遗产”或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了吗? “申遗”能够促进发展吗? 有的专家认为,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意味着中医药要消亡,而是为了继承和发展,加强世界各...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57.html

坎水义_《思考中医》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首先我们来研究水,水在易卦属坎,故习称坎水。郑钦安的《医理真传》有一首坎卦诗,颇得坎水之旨趣,姑录于下。诗曰:天施地孕水才通,一气含三造化工,万物根基从此立,生生化化沐时。①坎水之形成易讲乾坤生六子,三男三女,哪三男呢?就是长男震雷...

http://qihuangzhishu.com/145/211.htm

共找到329,6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