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之涩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涩单因素并具有独立意义脉象之一,形艰涩。它出现于医籍中亦最早,并与滑脉同时提出,滑涩两反映了流利与艰涩(即不流利)及其程度。 由于“肺为血府”“营行中”气流经”等根本原因,血脉总是流动,滑脉超过正常过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1.html

人之将死几种脉象......_【中医宝典】

...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1.无胃之  无胃脉象以无冲和之意,应指坚搏为主要特征。如来弦急,如循刀刃称偃刀脉;脉动短小而坚搏,如循薏苡子为转豆;或急促而坚硬如弹石称弹石脉等。临床提示邪盛正衰,胃气不能相从,肾等脏气独现,病情重危...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45.html

中医脉象之浮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浮单因素并具独立意义脉象之一,位浅在。浮亦为出现于医籍中最早脉象之一。在《内经》中屡见。浮涩,叉为最主要之脉象。 如《索问·五脏生成篇》:“夫之小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9.html

中医脉象之弱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弱属于具有复合因素脉象。它无力几个条件综合起来,弱沉而襦浮,除此以外两者条件相同。 《脉经》说弱:“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一日“按之乃得,举之无有”。根据《脉经》之说后世诸家亦有所补苴参证,如李时珍...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9.html

中医脉象之结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还是可以形成脉搏波,但它较正常波幅要有不同程度减小,甚至于将像听心音时早跳者,转化成脉波传到脉象中来,细心诊脉时可以诊查到,因而仲景又提出了在中止当中有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形,由此可见古人对诊脉致力之勤,但此种结脉就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4.html

中医脉象之沉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沉单因素并具有独立意义一种脉象。沉位置深,浮沉二反映脉象深浅不同位置,当然还有一个中,但中不是病。沉出现于医籍亦最早,在《内经》中屡见,又常常浮涩并列为主要脉象。 在早期《内经》《难经》等书,沉与石...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4.html

脉象变动与病(证)机理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后入总是自认不如仲景这亦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后来用列病证方法,于是就形成证对号病对号,在最为重要问题上亦就是将在诊断辨证上用“活”,从而获取病机方法和内容却逐渐失挥了,后人除了复述《内经》仲景旧说以外,一般受两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287.html

正常脉象_【中医宝典】

...(一)正常脉象特点 正象脉象特点:一息四至,闰以五至,相当于每分钟70~80次,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寸关尺三部均可触及,沉取不绝。这些特点在学中称为有胃有神有根。 1.胃 亦称胃气。表现为位不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6.html

中医脉象之实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实亦不单因素脉象,而为复合了浮沉三部皆可见大有力。在《脉经》以前实含义概念性质,亦就是有力量意思,但后世法赋予它具体综合条件,就不是概念性质了。 实脉脉形在《脉经》上开始提出具体条件:大而长微强...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42.html

正常脉象特点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正常脉象主要特点:70~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利有力;寸尺三部均触及,沉取不绝。这些特征在学中称为有胃有神有根。 正常脉象主要特点:一息四~五至,相当于70~80次/分;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22.html

共找到1,102,91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