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血气郁滞。《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其宛陈血不结者,则而予之。”《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张志聪注:“宛陈则除之者,去脉中之蓄血也。”...
...泛指天气和地气的交会。《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王冰注:“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由是则天地气交也。”张志聪注:“天地气交,阳气施化,阴气结成,成化相合,故万物华实。”...
...证名。①大便下血。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详见便血条。②小便出血。《素问·至真要大论》:“少腹痛,溺赤,甚则血便。”张志聪注:“溺赤便血者,甚则血出于小便也。”详见溺血条。...
...古病名。《素问·刺逆从论》:“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则病脾风疝。”张志聪注:“太阴脉滑,则土邪有余。脾风疝者,即(疒颓)肿重坠之属,脾在湿也。”参见风疝、脾脏中风条。...
...人体器官名。指肺在体腔脏腑中位居最高,真气的充养全身,水谷津液的敷布,都必须依赖肺气呼吸宣化,故肺为五脏之长。《素问·痿论》:“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张志聪注:“脏真高于肺,朝百脉而行气于脏腑,故为脏之长。”...
...取穴法之一。指对五脏病症要取该经脉五腧穴中的输穴。《素问·咳论》:“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太素》杨上善注:“疗五藏咳,宜疗藏经第三输也。”张志聪集注解释作五脏背俞。...
...病名。泛指邪在筋骨或五脏较重的痹症。《灵枢·厥病》:“头痛不可刺者,大痹为恶。”《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冬刺络脉,内气外泄,留为大痹。”张志聪注:“大痹者,风寒客于筋骨而为恶也。”“大痹者,脏气虚而邪痹于五脏也。”...
...①人体器官名。即阴茎。《外科正宗·下疳》:“男为房术所伤,蕴毒所致,初起阳物痒痛……不时兴举。”详阴茎条。②泛指属于阳性的事物。如火、太阳、雷电等。《素问·方盛衰论》:“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张志聪注:“龙也,乃龙雷之火游行也。”...
...宗,有「总」的含义。宗脉有两种解释:泛指许多经脉的集合处,如《灵枢.口间篇》说:「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宗脉上注于目才能使眼睛很好地发挥其功能。指肺经大的经脉。如张志聪《灵枢经集注》说:「夫肺朝百脉,宗脉者,百脉所宗,肺...
...生理学名词。魄,指精神活动中司感觉和支配动作的功能。肺主气以养魄,故魄藏于肺。《灵枢·本神》:“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肺藏气,气舍魄。”《素问·宣明五气》:“五脏所藏,……肺藏魄。”张志聪注:“魄乃阴精所生,肺为阴脏,故主藏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