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之两大主潮-出自《中国小说史略》_【鲁迅全集】

...明小说之两大主潮 上次已将宋之小说,讲了个大概。元呢,它的词曲很发达,而小说方面,却没有什么可说。现在我们就讲到明朝的小说去。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的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潮: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现在再将它分开来讲: 一、...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03.html

清末之谴责小说-出自《中国小说史略》_【鲁迅全集】

...清末之谴责小说 光绪庚子(一九○○)后,谴责小说之出特盛。盖嘉庆以来,虽屡平内乱(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回),亦屡挫于外敌(英,法,日本),细民暗昧,尚啜茗听平逆武功,有识者则已翻然思改革,凭敌忾之心,呼维新与爱国,而于“富强”尤致意焉。...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96.html

王翠翘的小说_古代美女_【文学360】

...关于王翠翘故事,在明代嘉靖年间至清初年间好几种书中都有所记述和演变为小说。 明崇祯年间周楫的《西湖二集》第三十四卷中曾有这个故事,但仅是全篇中的一部分。 明崇祯年间梦觉道人的《三刻拍案惊奇》(原名《幻影》)在第七回“生报华萼恩,死谢徐海义...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7461.html

李时珍的小说《李时珍》_李时珍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李时珍的小说《李时珍》一部厚重而又飘逸离奇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通过大量李时珍相关史料,打破传统历史小说的创作模式,从李时珍幼年写起,历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代皇帝统治时期,时间跨度近八十年。该书展示李时珍的神奇童年:两岁口嚼甘草,三岁...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lishizhendexiaoshuo-lishizhen.html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原文-出自《南腔北调集》_【鲁迅全集】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来由,已经在《呐喊》的序文上,约略说过了。这里还应该补叙一点的,是当我留心文学的时候,情形和现在很不同: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称为文学家,所以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89.html

第十回 开女学堂严定规则 编新小说启发愚蒙_《娘子军》

...暗想:我如今既然兴学,若说到开通二字,还有一个待别法子。小说一道影响极大,那些书坊间卖的小说大半都是无赖荡子说些男女私情,弄得那些初解文字的女子这么眉挑,那么目语,反为发动爱情,可见这些腐败的小说实在误人不浅。我决计用些苦心,做几部女界新小说...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30680.html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出自《中国小说史略》_【鲁迅全集】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本篇系鲁迅一九二四年七月在西安讲学时的记录稿,后收入西北大学出版部一九二五年三月印行的《国立西北大学、陕西教育厅合办暑期学校讲演集》。 我所讲的是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许多历史家说,人类的历史是进化的,那么,中国当然...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98.html

小小说的解释_小小说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篇幅在一千字左右的小说 mininovel 国语辞典 較短篇小說篇幅更短的小說,由英文Short Short Story 翻譯得名。一般以不超過一千五百字為原則,其場景、人物等都比短篇小說更少。...

http://hanwen360.com/c/361735.html

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出自《中国小说史略》_【鲁迅全集】

...清小说之四派及其末流 清代底小说之种类及其变化,比明朝比较的多,但因为时间关系,我现在只可分作四派来说一个大概。这四派便是: 一、拟古派;二、讽刺派;三、人情派;四、侠义派。 一、拟古派 所谓拟古者,是指拟六朝之志怪,或拟唐朝之传奇者而言...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04.html

小说旧闻抄》再版序言-出自《古籍序跋集》_【鲁迅全集】

...《小说旧闻抄》再版序言〔1〕 《小说旧闻抄》者,实十余年前在北京大学讲《中国小说史》时,所集史料之一部。时方困瘁,无力买书,则假之中央图书馆,通俗图书馆,教育部图书室等,废寝辍食,锐意穷搜,时或得之,瞿然则喜,故凡所采掇,虽无异书,然以得...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48.html

共找到71,30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