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人表示,不正确的用药方法、超剂量用药以及错误的医疗操作(包括注射、输液等给药方式方法不当)等导致的有害反应,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对药品上市后的安全性监管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我省加大了对药品...
...“药品不良反应未受到社会应有的关注,这是件危险的事。”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杜文明博士在此间呼吁,为了患者自己与他人的利益,请医疗机构与病家别再漠视药品不良反应了!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披露的2001年上海市不良反应报告...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近日在其网站上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了第四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并且今后还将不定期向社会公布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这主要是为了保障大家安全有效用药。医学专家提醒,药品出现不良反应并不是说药品质量有问题或是吃了假冒伪劣...
...中广网贵阳10月22日消息 (记者孟海 张倩) 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昨日公布,2006年,贵州省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案例4000多例,其中因抗生素类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占到四成以上。专家提醒市民,用药不当易造成不良反应,要及时到医疗机构...
...本报讯特约记者黄岚 日前从相关会议上获悉,贵州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显示,从2002年至2006年,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增加了10多倍,其中滥用抗生素的例接近五成。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确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以外的有害反应。,...
...已经批准生产销售的药品在使用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信息通报,以提高医务工作者的用药水平,提醒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加强对其生产品种的追踪监测,为药品监督管理和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到目前为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发布了三期通报,涉及19个...
...据国家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的数据,近几年来我国各级医院的住院病人中,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而因药物不良反应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则多达250万人。全国政协委员石炳毅提交提案,建议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
...回避的事实,国家才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收集、监测、研究和评价来自医疗保健机构、个人和患者关于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并及时予以通报。 为什么说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的固有属性呢?一是药物具有两重性。譬如抗癌药,一方面可以杀死癌细胞,发挥...
...有疑似不良反应的药品,药品生产企业首次生产的药品,药品经营企业首次经营的药品,发生ADR或ADR疑似的相同类别、相同企业生产经销的药品、相邻批号的药品等,也应作为ADR的重点监测控制对象。如果这个工作做好了,就能有的放矢进行ADR监测和报告...
...未将此项工作与业务工作考核挂钩,因此监测人员责任心也不是很强,填的报表经常不完整或不准确,不能客观、真实、科学地反映药品不良反应状况。 李金安:不仅如此。由于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和惩罚制度,在基层,一些药店和医疗机构为谋取利益,对一些小病动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