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儿科疾病——李家民学术思想浅述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特点为肺脏娇嫩,常不足,常虚。小儿正气亏,卫外机能未固,病邪每易从皮毛或口鼻侵入,加之寒温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等因素,易外感六淫、疫疠等邪,而出现各种症状。而脾胃既是后天之本,又可充养卫气,以增强其防卫功能,抵御外邪侵袭。所谓“四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456.html

黎炳南医案——气血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中医:疳病)。 【辨证】 气血。 【方药】 当归5g,太子参5g,鸡血藤lOg,熟地黄5g,黄芪5g,白术5g,白芍5g,鸡内金5g,茯苓5g,炙甘草3g。水煎2次,混合药汁,经浓缩,分3次,日服。 二诊:服药1个月,病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219.html

吴鞠通医案——虚劳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中西医乱结合了)。此案与《缪希雍医案之虚劳》相对比:一个是心肾阴亏以滋补心为主,一个是中焦虚寒以温补中焦为主,临床上需辨证治之,不可见即补肝肾。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69.html

医以通变称良——李东垣治人外感案赏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补中益气汤可以治疗人外感,这为历代医家所共识。读古今医案,见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人外感时,或用原方,或加大方中升麻、柴胡用量,或加用表散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载有一则人外感医案,叙证明晰,用方恰当...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424.html

王志国医案——肾阳虚_中医文化中医医案_【中医宝典】

...尿常规:蛋白(土)。 【按语】 本案肾阳虚衰,气化失司,水湿泛滥,故投以真武汤加减,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王太仆曾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盖为 水脏,中寓真火,蒸腾变化,全赖于此。本案治疗取制附子、鹿茸、干姜温肾暖壮阳;桂枝、茯苓皮、...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330.html

乔仰先_案十、阴阳,气血不足(阴阳型)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证:阴阳,气血不足(阴阳型)。治法:调阴阳,补,兼益气血。主要药物;黄芪、党参、白术、白芍、生地、山栀、干茅根、枸杞子、巴戟天、红枣。经过治疗6个月后,面色转华,精神较好,畏寒低热清除,出血斑点由减轻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aoyangxian/477-5-10.html

温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治疗方法,治疗肾阳虚证。由于阳气在生理上的相互滋生和病理上的影响,临床上脾阳虚可导致肾阳虚,肾阳虚多伴有脾阳虚,如,一般宜用本法双补。《温病条辨·湿温》:“老年久痢,脾阳受伤,食滑便溏,肾阳亦衰,双补汤主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403.htm

双补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上药为细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亏,阴阳不固,以致虚寒飧泄,腹痛泻痢,食少神倦者。【用法用量】每次15克,空腹时服之。如而有火或火盛肺热者,去人参、肉豆蔻、巴戟天、补骨脂。【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羊肉、羊血。【摘录】《先醒...

http://zhongyaofangji.com/p/pishenshuangbuwan.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即脾气不足兼有肺气不足。主运化,饮食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二者关系至为密切,故往往互相影响,脏同病。临床表现面色少华、手足不温、怠倦食少、便溏、咳嗽、短气、痰多,舌淡嫩苔白,脉或虚数等证候。治疗多以补益肺法,脾气旺则...

http://qihuangzhishu.com/192/925.htm

_病理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肺脏和肾脏俱的病理。临床表现有二:肺肾气。肺司呼吸,为气之标,主纳气,为气之根。肺气虚则见喘促短气,自汗易汗,形寒肢冷,或咳嗽痰多等症。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患。肺阴虚。有因肺虚不能输津滋肾的;有因肾虚阴精不能上承或...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feishenliangxu-143.html

共找到258,4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