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解析

...这是《孟子》全书收尾一章,编《孟子人把这一章编在这里,是很有深意。 一方面,本章从“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公孙五下》)观点出发,历述过去时代那些具有里程碑性质圣贤,形成了一个世代相传“道统”。 另一方面,孟子...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33.html

孟子教育思想_儒家_【文学360】

...孟子教育思想可以划分为深造自得、启发思维、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五个部分;具体介绍如下: 一、深造自得 孟子“尽心、知性、知天”思想出发,认为知识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既然万事万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12.html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一节解析

...以诡辩对诡辩,以极端对极端。这是孟子在这里所采用论辩方法。 任国人采取诡辩方式,把食与色问题推到极端地步来和礼细节相比较,提出哪个重要问题,企图迫使孟子学生屋庐子回答食、色比礼更重要。屋庐子当然不会这样回答,但由于他落入了对方...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09.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三节解析

...士人们讥笑他什么? 讥笑他重操旧业,又于起了打虎勾当,而把自己做善士追求放弃了。所以,“再作冯妇”作为一个成语,是指人应该明己见机守义,不应因环境而轻易放弃自己追求与原则。简言之.就是不应“再作冯妇”。 但我们从孟子这段话语气里又...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25.html

道家哲学思想“无为”之道_道家_【文学360】

...道家哲学思想“无为”之道 无为相对有为而言。老子最先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命题,以说明自然与人为关系。他认为道作为宇宙本体自然而然地生成天地万物,就其自然而然来说,天道自然无为;就其生成天地万物来说,天道又无不为。无为与...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46.html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二节解析

...领导人以身作则,上行下效是孔子反复申说一个话题,孟子也同样继承了孔子思想。他在本章里所说“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革尚之风,必惬。”正是孔子在《颜渊》里面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修’翻版。 由此可见,...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42.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四节读解

...根本原因。从这一篇中,我们看到孟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广大胸怀和爱民拳拳之心,他之求官而不受禄,不为钱财所困,不为名利所羁,确实是学到了孔子精髓。孟子这种价值取向,对今天人来说,也许是傻、笨、憨、呆、痴,没有谁会赞同,因为人总是要...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47.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三节解析

...这一段话不分名言却不少。它所表达孟子思想感情是极复杂。有些像告老还乡歌,又有些像解甲归田赋。 孟子学生是很不错,在这时深知老师心情,于是了引用老师平时所说“不怨天,不尤人”来加以劝慰。 老师也是很不错,坦率承认“彼一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40.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节解析

...孟子在齐宣王那里虽然受到比较好接待,甚至做了客卿,在不少问题上(例如是否攻打燕园,是否占领燕园等)齐宣王也征求他意见。但齐宣王却始终不愿意实施孟子所提出“仁政”方案,所以,孟子还是只有“致为臣而归”,辞职归家了。 当齐宣王通过臣下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39.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二节解析

...这个连管仲都不屑于做人就是孟子自己。因为在《公孙丑上》里,当公孙王提出管仲来和孟子相比时,孟子已经说过,自已根本不屑于与管仲相比。(参见3•1)比都不愿意比,当然就更不愿意做了。 可见孟子自视是很高。 自视既然这样高,当然就不愿意被...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635.html

共找到847,6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