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用葱叶导尿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孙思邈用葱叶导尿是我国记载最早的导尿方法,也是导尿管从此产生的缘由。 孙思邈在治病过程中,处处留心,善于发现。传说有一天,华原县城东街的张先生患小便不利,听医生说是喝水少,因此就大量饮水,结果腹部憋胀,最后竟至小便点滴不出。孙思邈仔细观察...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1071.html

孙思邈_命名“阿是穴”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终南山里有位老猎人,由于长年在外,得了腿痛病,发作时难以忍受。他多方求医无效,后来听说长安城有个“药王”孙思邈,医术非常高明,于是他来到长安求医。孙思邈就给他服药、扎针,但治了将近半个月,病却不见好转,他想,除了针十四经穴,是不是可以另寻...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unsimiao/383-3-10.html

孙思邈进药表还睛丸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明目至宝》孙思邈进药表还睛丸白蒺藜(炒,去刺) 川芎 木贼(去节) 白术 青葙子 菟丝子(酒浸三两,蒸烂,晒干) 密蒙花 羌活 甘草(炙) 防风 家菊花 川当归 楮实子上为末蜜丸,每服三五十丸,盐汤送下。 目录 《明目至宝》孙思邈进药表...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unsimiaojinyaobiaohaijingwan.html

孙思邈_《宣室志》

...孙思邈,雍州华原人也。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亦好释典。洛州总管独孤信,见而叹曰:“此圣童也。”但恨其器大识小,难为用也。后周宣帝时,思邈以王室多故,遂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徵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常谓所亲曰:“...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470.html

单手诊脉是脉诊的最大误区_【中医宝典】

...回或止有至数为代。拙见认为,微脉系察指下之力,散脉是察指下之形。故微、散与促结代脉不能混为一谈。除此之外,笔者还有一个观点,即“单手诊脉”系脉诊里的最大误区。 余幼承衣钵,记得先父教学诊脉时,明确指出:诊寸口脉时,要用左手去诊病员的右手之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258.html

孙思邈_彩绘明堂图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唐代贞观年间,孙思邈奉敕修“明堂图”。就是把人体脉穴绘成图像,以便医生学习。他与承务郎司马德逸、太医令谢季卿、太常丞甄立言共同承担校定经穴图的任务。在此期间,他向专长针灸脉理的医学家甄权请教。甄权说:人体经络...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unsimiao/383-3-11.html

孙思邈_锯末治腹痛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孙思邈刚开始行医时,就在故乡孙家原村。有一次,邻里的一对中年夫妇抱着小孩,急急忙忙地找他看病。小孩呕吐不止,手捂腹部喊痛,父母慌得不知所措。孙思邈仔细诊断后,认为是受寒而得。这时看到旁边有一堆锯末,他忽然有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unsimiao/383-3-2.html

中医选手腕切脉的缘由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毋庸置疑的科学性。但不能盲目夸大其作用,悬丝诊脉、摸脉断命运之说不可信。在临床诊断中,四诊合一、病证合参、整体审察才能准确地判断病情,辨证施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717.html

孙思邈的《千金要方》_【中医宝典】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今陕西耀县),生于隋开皇辛丑(公元581年),卒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他自幼多病,家境也很困难,但却非常好学,廿岁以前就读了许多有关诸子百家学说和古代名医的著作,所以不仅博通经书,而且精于医道。 孙思邈是一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5661.html

孙思邈葱管治尿闭_《趣味中医》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他非常提倡医德,强调医生要时刻为病人着想。一次,一位得了尿闭症的病人找到他,痛苦异常地说:“救救我吧,医生。我的肚子胀得实在难受,尿脬都快要胀破了。”孙思邈仔细打量这病人,只见他的腹部象一面鼓一样高高隆起。病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50/3.htm

共找到4,6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