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在厄评析

...孔子困厄陈、蔡的故事流传很广。在困境中,子路和子贡都对他的道有了微词,但颜回却认为“夫子之道至大”,“世不我用,有国者之丑”,“不容然后见君子”。给了孔子莫大安慰。同样,孔子也非常赏识和信任颜回,当子贡怀疑颜回偷吃米饭时,孔子坚信颜回不会...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936.html

孔子的教育理念_儒家_【文学360】

...孔子的教育理念 孔子教学的项目有四文、行、忠、信。(原文见于《论语·述而》)文,指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行,是德行;忠,意指尽心尽力;信,即为诚实无欺。 孔子对于古代文献十分重视,尤其是诗、礼、乐。他认为这三项学问对于人的性情养成非常重要...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76.html

孔子故事择其善者而从之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求学的态度极为认真,求学的精神更为他人所远远不及。一次,为了学礼,孔子带着他的两个学生,千里迢迢,风尘仆仆,专程从鲁国去往东周王都洛阳拜访老子。 老子对他说“我曾经听说,‘善于做生意的人,把宝货藏起来,不让他人看见;君子之人,尽管身...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06.html

大成的解释_大成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偉大的成就。 禮記.學記「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 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也者,金聲而玉振也。」 古樂一變為一成,九變而樂終,至九成完畢,稱為「大成」。後來引申為集合前人的學說或主張,形成完整的體系...

http://hanwen360.com/c/33586.html

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评析

...这一章主要是讲待人接物、丧葬礼制方面一些具体礼仪的。所选“子夏问居父母之仇”一篇,根据仇情的不同,孔子主张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很合乎情理。孔子遇旧馆人丧赠之以马的故事,表现出孔子处理事务的周全恰当,符合人情道理。“子路与子羔”章,孔子准确...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959.html

孔子故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儒家_【文学360】

...孔子幼年时家境贫困,难以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他非常好学,常拜他人为师,哪怕是向年仅7岁的小孩项橐求教。 他曾经“问礼于老蚺”、“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学官制于郯子”……一次,鲁国附庸国的国君郯子来鲁国朝见鲁昭公。郯子虽是小国之君...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08.html

史记·三十世家·孔子世家解析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198.html

问礼·孔子家语

...哀公問於孔子「大禮何如?子之言禮,何其尊也.」孔子對曰「丘也鄙人,不足以知大禮也.」公曰「吾子言焉.」孔子曰「丘聞之民之所以生者,禮為大.非禮則無以節事天地之神焉;非禮則無以辯君臣上下長幼之位焉;非禮則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婚姻親族...

http://wenxue360.com/guji/4115.html

孔子的墓地_儒家_【文学360】

...孔子的墓地位于孔林中偏南地段。封土东西30米,南北28米,高5米。进圣林门,过洙水桥,经享殿,到红色垣墙环绕的孔墓。墓前有巨碑篆刻着“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为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黄养正书。墓前石台系唐代从泰山运来峰禅石筑成。 孔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68.html

孔子故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儒家_【文学360】

...孔子既好学,也善学,即注意把“学”与“思”结合起来,掌握学问的真谛。他向音乐家师襄子学弹琴,先学了一支曲子,练了十多天,还在不停地练。 师襄子对他说“差不多了,再学支新的吧!”他答道“我仅仅学会了谱子,还没有掌握技法呀!”过了几天,...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05.html

共找到469,71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