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时期缺乏胃酸,不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这样又会再次降低牛奶中铁的吸收率。 此外,牛奶经过高温煮沸后,所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抗贫血因子会有很大损失,而且,维生素b12只有在胃内粘蛋白质作用下,才能被顺利吸收,可由于婴儿胃内缺少粘蛋白,故单纯...
...感染性肠炎或感染性腹泻。由于饮食质量问题引起的腹泻,如吃了不新鲜或变质的牛奶或其他食物,常常又吐又拉,称为急性胃肠炎。因为食物的量或质超过了婴幼儿胃肠道消化功能的承受能力,以致负担过重引起腹泻的叫消化不良,也即中医所说的“伤食泻”。 对于儿童...
...肠炎,是婴幼儿最为常见的疾病,也是感冒时容易发作的并发症。患肠炎的宝宝临床表现为较重的腹泻,稀水样便,每日3~30次不等。有时还伴有呼吸道症状。如咽炎、鼻炎、咳嗽等,严重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征。引起肠炎的原因有很多,家庭饮食护理非常...
...后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个别严重过敏的人,甚至会出现鼻炎、哮喘或荨麻疹等。 ■返流性食管炎患者 牛奶有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张力的作用,从而增加胃液或肠液的返流,加重食管炎。 ■腹腔和胃切除手术后的患者 腹腔手术时,肠管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肠系膜...
...空肠弯曲菌肠炎(campylobacter jejuni enteritis)是由空肠弯曲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腹痛、血性便、粪便中有较多中性白细胞和红细胞为特征。弯曲菌最早于1909年自流产的牛、羊体内分离出,称为胎儿弧菌...
...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患病后吃药时常不合作,出现哭闹,拒绝吃药,甚至吐药,而捏着鼻子强行将药物灌下容易引起小儿呛咳。其实只要根据小儿不同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方法,宝宝吃药并不难。首先要注意避免出现以下误区: 误区一:哄骗、吓唬 对不愿服药的小儿,...
...多发于秋冬季,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潜伏期36~72h。典型病儿常伴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可达39~40℃。病初1~2天呕吐,可先于腹泻出现。腹泻为水样便,如蛋花汤样,无脓血,每天约3~10次。由于吐、泻,可引起脱水、酸中毒...
...胃黏膜不同程度的损害。长期服用止痛药,轻者会引起轻微糜烂、胃溃疡,重者会导致出血、胃穿孔等。用牛奶送服止痛药是因为牛奶属碱性食品,可在胃中形成保护层,减少止痛药对胃黏膜的刺激。所以,一般情况下,不适宜用牛奶服药,而在服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
...,侵犯血管后易发展为播散性曲菌病。 3.毛霉菌肠炎 因摄入被真菌孢子污染的食物所致,好发于营养不良的儿童或有胃肠道慢性疾病的患者。临床表现由于受累部位和感染程度的不同而差异较大。其特点是血管栓塞后引起黏膜溃疡甚至穿孔的表现,多伴有胃的感染和...
...牛奶煮开,静置数小时,去掉上面一层奶皮(即脂肪,此法一般可去掉80%的脂肪)即成。本品适合于喂养患腹泻、痢疾、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婴幼儿。由于去掉脂肪的牛奶含热量低,缺乏维生素A、D等,可用其他食品补充,病愈后应继续喂全脂牛奶。 9.奶茶。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