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能不能取代《内经》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经典为什么要改成选修?甚至很多人干脆主张取消经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现在不是有《基》教材吗?《基》不就是从《内经》里来的?而且较《内经》更清楚、更明白。所以,《基》为什么不可以取代《内经》呢?应该完全可以。《基》取材于《...

http://qihuangzhishu.com/145/33.htm

运动处方思考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挖掘古代养生理论与实践方法,对于研究现代运动处方具有不可估量的实践意义。 1.散步 散步是最原始的运动方法之一,将其视为一种主动养生的行为,在《黄帝内经》就有明确的记载。《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养生之道...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90.html

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2)归纳与推演的结合 (3)理性思考与内证实验 (4)理论的运用 二、学问的传承 1、现代中医教育的模式 2、形而上与形而下 3、师徒相授 (1)访雨路老师 (2)师者,人生之大宝 (3)在泸沽湖的意外收获 三、寻找有效的方法———依靠...

http://qihuangzhishu.com/145/index.htm

阳明病提纲_《思考中医》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大便因硬的情况外,临床上还可以见到汗出过多大便亦硬的情况。汗为腠理所司,亦为太阳所主。汗出过多所致的胃干燥大便硬,是不是也可以叫做太阳阳明?是不是也可以按照脾约的方法去治疗?这个问题也希望大家共同来思考。3、正阳阳明(1)历代医家之释对于...

http://zhongyibaodian.com/sikaozhongyi530/145-8-2.html

感悟中医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繁衍生息而发展。即使是在西医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有众多患者得益于中医,因而信奉中医,崇拜中医。 古老的祖国医学何以有如此魅力,让越来越多的各种肤色的人心悦诚服,趋之若鹜?走近中医,以理智去思考,用心去感受,你方能感悟到中医的灵光。它的理论如海...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850.html

阳明病之燥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神明神昏,热盛怎么会神昏,热扰怎么会神昏?这个道理总不容易思考清楚。如果我们从上面这个角度去思考,是不是会清晰一些呢。孟浩然的《春晓》云:“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眠为什么不觉晓?为什么我们整个上午都昏昏欲睡?夏天...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25.htm

申至戌上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因此,人的这个记忆就与阳明有很大的关系,阳明发生病变,记忆的过程就会受影响、就会受障碍、就会发生“善忘”的病变。整个《伤寒论》为什么只在阳明这一篇讨论“善忘”这个问题?对老年性疾病的一个思考。为什么《神农本草经》记载黄连能够“久服令人不忘”...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38.htm

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思考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事业发展的积极拥护者、支持者,同时也是中医药服务的受益者。下面谈谈我对中医事业发展的若干认识和思考。 一、什么是中医药 ———广义的中医药可以分为:传统医药、民族医药、中西医结合医药以及作为传统医药基础的我国民间医药。 中医,一般有两层含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205.html

少阳运气义_《思考中医》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商讨。对于经典的每一个概念都应该花大力气去研究、去探求,我的这部著述起名为《思考中医》,其实就是通过对中医一些主要概念的思考,尤其是对《伤寒论》一些主要概念的思考展开来的。中医的一些基本概念思考清楚了,中医的整个脉络就会十分...

http://qihuangzhishu.com/145/151.htm

杏承甘露发新枝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作为一名当代的中医,我走的是一条学院教育与师带徒相结合的成长之路。在我拜邓铁涛老教授为师之前,我与大多数当代中医一样,经历着对中医的疗效、地位、前途的迷茫。 中医到底有没有疗效?中医的出路在何方?我开始思考一连串的问题。同时通过临床观察,...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65.html

共找到309,96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