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文化--宋金元时期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临床的依据;绘制了最典型、最完整的经络图——存真环中图;出现了系统总结针法的素问遗篇——刺法论,后经元代窦太师提炼,形成刺法的规范。 这一时期在临床方面,涌现出了大批的针灸名家,如王执中、窦汉卿、马丹阳等,他们各具特色,各有绝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78.html

流注针经序_普济方·针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牛提举刊窦汉卿针经二本参究订误。与遗子午流注针经。及家世黄帝明堂灸经。庄季裕集灸膏肓法穴。四者之书。三复校正。一新板行。目是书曰针灸四书。乐与四方医士共宝之。凡我同志留心是书。则药与针灸三者俱通。庶可进而为上医之士。亦可无负于孙真人之垂...

http://zhongyibaodian.com/pujifangzhenjiu/601-4-4.html

针灸保健防病的悠久历史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对促进针灸预防学的形成,丰富现代预防学的内容,造福全人类,都将功德无量。 古代概况 最早记载针灸预防的古籍文献,是黄帝内经。它既提出了针灸防病的思想“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64.html

五脏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五脏是把精神,思维等各种中枢精神活动和五脏相联系。 【五脏】 主要是把精神,思维等各种中枢精神活动和五脏相联系。有两种解释:“心神“,“肺丑”,“肝魂”,“脾意”、“肾志”(见素问.宣明五气篇)。肝魂,肺魄,心...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203.html

五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学名词。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是以五精气为物质基础的,因而精神状态的异常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心神,肺魄,肝魂,脾意,肾志。”...

http://qihuangzhishu.com/194/940.htm

王惟一与针灸铜人_【中医宝典】

...该书由政府颁行全国,与针灸铜人相辅行世。 后世丢失,对其去向,说法不一。据传,一具流入襄阳,后来由“赵内仲归之内府”。属何“内府”,尚需考证。另一具,元史称“此宣抚王檝使宋时进”,则这具铜人是贡品,与一般所说金人南侵时曾掠其一而去,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626.html

五脏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主要是把精神,思维等各种中枢精神活动和五脏相联系。有两种解释:“心神“,“肺丑”,“肝魂”,“脾意”、“肾志”(见素问.宣明五气篇)。肝魂,肺魄,心神,脾意与智,肾脏精与志(见难经.三十四难)。“五脏”的理论...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89.htm

铜人针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七卷。此书虽冠“铜人”之名,实与“铜人”无涉。系元代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针经的全文,析分为卷一-六,另附针灸禁忌一卷。原书成于唐代,作者已无可考。书中记载了一些常用要穴的针治经验,并附十二幅腧穴图。现存明·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4/267.htm

铜人针灸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著作。七卷。此书虽冠“铜人”之名,实与“铜人”无涉。系元代书商抄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针经的全文,析分为卷一-六,另附针灸禁忌一卷。原书成于唐代,作者已无可考。书中记载了一些常用要穴的针治经验,并附十二幅腧穴图。现存明·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240.htm

中医针灸美容与保健_中医针灸美容_【中医宝典】

...形式,气机正常,人的生命活动就正常。 ②调理脏腑功能以调精养精:中医认为,五脏精而不泻,六腑传导而不,通过经络、穴位调理脏腑功能,做到收藏有节,使精血各有,精足而养,才能精足而化气。 ③调理性情以调神养神:红炉点雪中说:“颜色憔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b36571.html

共找到518,2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