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_《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的传导功能,主要胃的通降、脾之运化、之肃降以及肾之封藏有密切关系。大肠,传导失常,主要表现为大便质和量的变化和排便次数的改变。如大肠传导失常,就会出现大便秘结或泄泻。若湿热蕴结于大肠大肠气滞,又会出现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2...

http://qihuangzhishu.com/44/20.htm

大肠俱虚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候名。大肠相表里,气虚可导致大肠功能低下,传导失司,出现表里俱虚证。《千金要方》卷十七:“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阴阳俱虚者,手太阴和阳明经俱虚也,病苦耳鸣嘈嘈,时妄见光明,情中不乐,或如恐怖,名曰大肠俱虚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68/498.htm

燥邪犯-大肠辨证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燥邪犯 燥邪犯证,是指燥邪侵犯卫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唇舌口鼻咽干燥,或身恶寒,头痛或胸痛咯血,舌干红苔白或黄,脉浮数或细数。 [分析] 本证多因秋令燥邪犯,耗伤肺津,津亏液少,失滋润,清肃...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61.html

大肠部_《脉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象金,大肠合为腑(大肠为传导之腑也)。其经手太阴(手太阴脉也),手阳明为表里(手阳明大肠脉也)。其脉浮(浮,脉之大形也)。其相季夏六月(季夏土王金相)。其王秋三月,废冬三月,囚春三月,死夏三月(夏火王金死)。其王日庚辛,王时晡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ing/111-5-4.html

大肠_脏腑功能及其关系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指大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大肠相表里”,是通过大肠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大肠病症的治疗,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feihedachang-2275.html

脏腑辨证_《中医儿科学》_中医儿科书籍_【岐黄之术】

...常用脏腑辨证分类方法:大肠辨证分风寒束证、风热犯证、痰证、痰湿阻证、肺气虚弱证、肺阴亏虚证、大肠湿热证、大肠虚寒证;脾胃病辨证分脾气虚证、脾血虚证、脾阴虚证、脾阳虚证、寒湿困脾证、盛动风证、胃虚寒证、胃阴虚证、胃热炽盛证...

http://qihuangzhishu.com/79/74.htm

大肠湿热证肠虚滑泻证鉴别_消化系统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喜温喜按,四肢不温,舌淡苔白滑,脉虚弱。以大便滑脱失禁伴阳虚阴盛的现象为临床特征。 鉴别分析 大肠湿热证肠虚滑泻证均有腹痛、下利泄泻的症状,概由大肠传导功能失调所致,但二者因病机、性、病势不同,故各具特点。 大肠湿热证:由于湿热熏蒸气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330.html

大肠实方_《外台秘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千金》∶凡右手寸口气口以前脉阳实者,手阳明经也。病苦肠满,善喘咳,面赤身,喉咽中如核状,名曰大肠也。又疗大肠,腹胀不通,口为生疮。生姜泄肠汤方。生姜 橘皮 青竹茹 白术 黄芩 栀子(各三两) 桂心(一两) 生地黄(十两) 茯苓...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taimiyao/121-17-10.html

大肠〕_《经络全书》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大肠相表里,经脉亦为一合。手阳明之正,循胸前膺乳之间,其内行者,别于肩 ,入柱骨,出缺盆,下走大肠,属于。其上者,循喉咙,复出缺盆,而合于阳明本经也)。其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于腕,上循臂,上于肘外,...

http://qihuangzhishu.com/729/101.htm

大肠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指大肠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相合是脏腑互为表里(脏为阴属里,腑为阳属表)的关系,“大肠相表里”,是通过大肠经络之间的联系和某些生理功能的相互配合而体现的。大肠病症的治疗,可以通过这种“相合”、“相表里”的关系互为影响。...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03.htm

共找到818,3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