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①地支的第九位。常用以纪年、月、日、时。②通“伸”。伸展。《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取诸外经者,揄申而从之。”...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726.htm

《旁篇》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见《汉书·艺文志》。二十五卷。原列于《白氏内经》、《白氏外经》之后,书已佚。原书作者、著作年代及书的具体内容,均已无法稽考。...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563.htm

名医-陈士铎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内经素问尚论》、《灵枢新编》、《外经微言》、《本草新编》、《脏腑精鉴》、《脉诀阐微》、《石室秘录》、《辨证录》、《辨证玉函》、《六气新编》、《外科洞天》、《伤寒四条辨》、《婴孺证治》、《伤风指迷》、《历代医史》、《琼笈秘录》、《黄庭经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51.html

中医的五与六_中医文化中医研究_【中医宝典】

...狐假虎威一下,就不必算腑了。 另外,有一本最近蛮红的书叫做《黄帝外经》,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现在台湾真是红红火火。它那个里面有一篇说人有「六脏七腑」才对。它就说,人的第六个脏是什么?是「胞胎」,就是子宫。子宫能够孕育出下一代,难道不是很重要的脏吗...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6120.html

凡例_《辨证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一、是编方法,亲试者十之五,友朋亲串传诵者十之三,罔不立取奇验,故敢付梓告世。然犹恐药有多寡、轻重,方有大小、奇偶,又将生平异传诸方,备载于后,便世临病酌用也。一、岐天师传书甚富,而《外经》一编尤奇。篇中秘奥,皆采之《外经》,精鉴居多,非无...

http://qihuangzhishu.com/591/6.htm

凡例_《辨证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是编方法,亲试者十之五,友朋亲串传诵者十之三,罔不立取奇验,故敢付梓告世。然犹恐药有多寡、轻重,方有大小、奇偶,又将生平异传诸方,备载于后,便世临病酌用也。一、岐天师传书甚富,而《外经》一编尤奇。篇中秘奥,皆采之《外经》,精鉴居多,非无...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lu/591-8-0.html

合治内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取穴原则之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荣输治外经,合治内脏。”合,指下合穴,即六腑有病取其所属的下合穴进行治疗。如胃病取足三里,大肠病取上巨虚,小肠病取下巨虚,膀胱病取委中,三焦病取委阳,胆病取阳陵泉等。参见下合穴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93.htm

《黄帝内经》的由来_医药典故_【中医宝典】

...内科方面的疾病,据《隋书.艺文志》记载,除了有《黄帝内经》外,还有一本《黄帝外经》。这两本书是姊妹篇。看来,《黄帝内经》是针对《黄帝外经》说的。 那么,在“内经”之前为什么要冠上“黄帝”呢? 原来,黄帝是古代的帝王,姓公孙氏,又因他生于“轩辕...

http://zhongyibaodian.com/diangu/a10993.html

《黄帝内经》的由来_【中医宝典】

...方面的疾病,据《隋书.艺文志》记载,除了有《黄帝内经》外,还有一本《黄帝外经》。这两本书是姊妹篇。看来,《黄帝内经》是针对《黄帝外经》说的。 那么,在“内经”之前为什么要冠上“黄帝”呢? 原来,黄帝是古代的帝王,姓公孙氏,又因他生于“轩辕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3062.html

十二经脉病候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或表现为局部的外经病候,或表现为内脏病候,二者往往同时兼见。...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265.htm

共找到4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