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要领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处暑时节不宜急于增加衣服。让体温在秋时勿高,以利于收敛阳气。因为热往外走之时,必有寒交换进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而发生转换。此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853.html

运气分主节令歌_《医宗金鉴》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8。大立雨惊春清谷,立满芒夏小大暑,立处白秋寒霜立,小大冬小从头数,初大二春十三日,三运芒种十日甫,四运处暑后七日,五运立冬四日主。【注】天以六为节,谓以二十四气六分分之,为六气之六步也。地以五为制,谓以二十四气五分分之,为五运之五位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zongjinjian/337-8-8.html

处暑预防“秋燥”的流食保健方_【二十四节气】

...处暑预防“秋燥”的流食保健方 1.梨粥:梨2~3个,洗净后去核切碎加大米100克,加水煮粥。梨,味甘酸性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大米健脾益气,两者同煮为粥,具有益气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可作为预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2.百合银耳粥:...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270.html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养生篇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月令十二集解》曰:“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时的三伏天气已过或接近尾声,所以称“暑气至此而止矣”。全国各地也都有“处暑寒来”的谚语,说明...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239.html

运气分主节令歌_《医宗金鉴》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8。大立雨惊春清谷,立满芒夏小大暑,立处白秋寒霜立,小大冬小从头数,初大二春十三日,三运芒种十日甫,四运处暑后七日,五运立冬四日主。【注】天以六为节,谓以二十四气六分分之,为六气之六步也。地以五为制,谓以二十四气五分分之,为五运之五位也。...

http://qihuangzhishu.com/337/674.htm

清明节的节令食品_【中医宝典】

...在清明节的饮食方面,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078.html

处暑时节如何养生_顺时养生_【中医宝典】

...厚味食物,如动物脂肪、甜腻食品、煎炸之物等。这类食品虽味美香甜,但不可多食。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实,过食肥甘厚味是引起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以及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处暑时此类病更要注意预防。中医主张饮食宜清淡。从古到今的养生经验说明...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852.html

二十四节气的解释_二十四节气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中国古代根据气候对一年进行的节令划分。即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the twenty-four solar ...

http://hanwen360.com/c/63343.html

处暑起居养生须知_起居养生_【中医宝典】

...处暑时节,炎热的气候已接近尾声,早晚温度低,白天气温高。此时节的显著气候特征为干燥,天气少雨,空气中湿度小。 人们往往有这种感觉,皮肤变得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燥得冒火,毛发枯而无光泽,头皮屑增多,大便干结。这都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477.html

白露的由来_【二十四节气】

...白露每年9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交“白露”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

http://wenxue360.com/24jieqi/archives/274.html

共找到27,81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