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中西知识共存空间--百年中医沉浮录(12)_【中医宝典】

...学校成立后,到香港各药店药行举行沿门劝捐活动,筹集了一笔资金,于1933年建成“广东中医院”,即现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随着中医抗争运动发展,各地又陆续有呼吁政府设立公立中医院倡议。1935年中央国医馆焦易堂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339.html

现代运动处方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现代运动处方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如今,运动处方已发展成为指导人们体育锻炼和对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方法。中医认为,运动养生,特别强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结合,即意守、调息、动形统一。意守指意念专注,调息指呼吸调节,动形指...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9994.html

南京政府时期医学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外人办4所,军医学校2所,不详者2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教会医学院校及外人所办医学院校,在我国医学教育中仍占有重要作用,虽然当时国内掀起收回教育主权爱国运动,至30年代教会办医学院校迫不得已纷纷在国民政府教育部立案注册,推荐中国籍...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47.htm

《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成就 中药学发展 方剂学成就 近代中西医汇通之探索 中西医学比较研究 汇通派代表医家学术思想 中西医汇通经验教训 近代中医药界抗争与革新运动 中西医论争 维护中医药抗争运动 探索中医革新之路 近代中医临证医学发展 内科 外科 ...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index.htm

关于中医三次论争_【中医宝典】

...1912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当时政府以中西医“致难兼采”为由,在新颁布学制及学校条例中,只提倡专门西医学校,而把中医挡在门外,也就是近代史上著名“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 消息一经传出,引起了轩然大波。扬州中西医学研究会创始人袁桂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44.html

明清时期_《中医养生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提倡孔孟正统程朱理学,同时利用佛、道两教思想,在一部分士大夫和知识分于中有弃士为医,有的转儒从医,又有很多医家非常重视实践,勇于创新,先后出现了很多著名养生学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yiyangshengxue135/152-3-5.html

国医之殇,余音绕梁——读《国医之殇—百年中医沉浮录》有感_【中医宝典】

...□ 高翠 广东省卫生厅 中医,本是中华奇葩,但在近代文明裂变与再造时期,它却陷入了著名中西汇通医家医碥》开医风先河。岭南虽偏居一隅,但中医学却得呼之一出,世代延传。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岭南医学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兼收并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563.html

关于中医三次论争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骂中医,年来心不老;写字、喝酒、说官话,知难行亦难。可见,“骂中医”成了西化知识分子“饭后运动”。 1929年,民国政府“废止旧医案”,终于引发了中西医第二次论争。这次论争,直接关系到中医存亡。 1929年2月,国民政府卫生部召开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12.html

先秦时期_《中医养生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二)道家养生思想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他们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形成产生过一定影响。道家所主张“道”,是指天地万物本质及其自然循环规律。自作界万物处于经常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

http://qihuangzhishu.com/152/8.htm

北洋政府时期中医教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大学共分文、理、法、商、工、农、医七类,医类又分医学与药学两门,也都没有把中医药科列入以内。因此,北洋时期中医教育焦点,首先是争取办学立案,将中医教育列入学制系统之内。教育系统漏列中医药案,引发了近代医学史上首次抗争救亡运动。上海神州医药...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76.htm

共找到1,045,98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