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井荥俞经合刺_《针灸素难要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七十四难曰∶经言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者。何谓也?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滑氏曰∶荥俞之系四时者,以其邪各有所在也。其肝心脾肺肾,而系于春夏秋冬者。何谓也?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sunanyaozhi/780-7-6.html

四时脉形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平按:此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六第十九《玉机真脏论》,又见《甲乙经》卷四《经脉》第一上篇。黄帝问岐伯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曰:春脉者肝脉也,东方木也,万物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濡弱软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凡人之身...

http://qihuangzhishu.com/106/62.htm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灵枢》第四十四_【黄帝内经】

...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黄帝曰:有时有反者何也?岐伯曰:是不应四时之气,脏独主其...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25.html

四时井荥俞经合刺_《针灸素难要旨》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七十四难曰∶经言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者。何谓也?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荥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经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肾。滑氏曰∶荥俞之系四时者,以其邪各有所在也。其肝心脾肺肾,而系于春夏秋冬者。何谓也?然...

http://qihuangzhishu.com/780/11.htm

四时经》与《脉法赞》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脉经》成书于西晋,辑录了许多脉学著述,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四时经》、《脉法赞》就是其中的两,虽其著者已不可考,但能留传至今,则成为早期脉学的珍贵文献。 《四时经》 该收录在《脉经·卷一》之中,与《内经》、《难经》及王叔和自己的撰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489.html

辨皮色不胜四时之风_《形色外诊简摩》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出《灵枢》)春青风,夏阳风,秋凉风,冬寒风。凡此四时之风,其所病各不同形。黄色薄皮弱肉者,不胜春之虚风。白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夏之虚风。青色薄皮弱肉者,不胜秋之虚风。赤色薄皮弱肉者,不胜冬之虚风也。黑色而皮浓肉坚,固不伤于四时之风。其皮薄...

http://qihuangzhishu.com/745/12.htm

脉合四时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脉合四时指的是脉象随着四时气候而相应变化的生理现象。 【脉合四时】 脉象随着四时气候而相应变化的生理现象,或称“脉应四时”。人体在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脉象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相应改变。同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17.html

四时脉候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玉机真藏曰∶脉从四时,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取之以时。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18-14.html

脉逆四时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脉逆四时为出现脉象不能随着四时气候的改变而相应变化的病理现象。 【脉逆四时】 由于身体不能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因而出现脉象不能随着四时气候的改变而相应变化的病理现象。它的表现通常指两方面:四时脉象的太过、不及和相反,如春夏脉不稍见浮洪而反...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19.html

以现代科技研究四时脉象变化规律_【中医宝典】

...□ 闪增郁 陈燕萍 汪南玥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 基础医学研究的趋势是面向临床,中医藏象研究同样如此,藏象研究面向临床的研究重点是对五脏功能状态的判断。《内经》更是以把握五脏四时的偏胜偏衰作为诊病的基本纲领,而五脏脉象又是判断五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748.html

共找到67,75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