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自从舜令契为司徒,教百姓以五伦,天下自此才有不可变易的人伦大道;自从朱熹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四书,天下才确立了足为一切学问奉为圭臬的中正之学。注释 虞廷:虞舜。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本书选取理学中常用的概念范畴, 加以简明扼在的讲解, 与现在的专科词典相似。 中国南宋哲学家 陈淳的重要著作。原名《字义详解》,又称《四书字义》或《四书性理字义》,是陈淳学生王隽根据陈淳晚年讲学笔记整理而成的。此书对朱熹的哲学范畴作了阐释...
...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中庸原文】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
...正如孔子所说:“末也!”已谈不上什么境界,不过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罢了。 本章是《中庸》全篇的结尾,重在强调德行的实施。从天理到人道,从知到行,从理沦到实践,从”君子笃恭”到”天下平”,既回到与《大学》相呼应的人生进修阶梯之上,又撮取《...
...大哉!礼仪三百,威仪 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 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 ...
...不同,其实质却都是一样的,都不符合中庸的要求。中庸的要求是恰到好处,如宋玉笔下的大美人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登徒子好色赋》)...
...陆曰:“郑云:‘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伋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此於《别录》属《通论》。” 天命之谓...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汉·班固《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宋·朱熹著有《四书集注》。 ...
...经典地位与意义: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均为儒家论著。《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大学》后人认为是曾子或曾子与其弟子合著的。《中庸》被有些学者认为是子思所作,故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孔子思想。《孟子》作者...
...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