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字江楼。古杭(今浙江杭州)人。宋钱乙裔孙,以太医院医士登科第。精于幼科,于嘉靖十一(1532家传徐用宣刻本《袖珍小儿方论》十卷,以应儿科临床之需。...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680.htm

太医院通事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元代医官名。始设于元至治二(公元1322)。共2个,官阶为正八品以下,主要职责是办理太医院中的一般事务,属于太医院中之低级官员。...

http://qihuangzhishu.com/194/691.htm

明堂_身形脏腑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明堂即鼻的别名。 【明堂】 即鼻的别名。古代的人体经脉孔穴称为“明堂”或“明堂孔穴固”。...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085.html

道光帝的禁针诏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撰成《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不仅继承了历代针灸要旨,内容丰富而详实,而且通篇歌并茂,非常便于学习,自乾隆十四后(1749)被定为清太医院学生必读内容。太医院13科中,清代初年,沿明制,针灸为其中之一。嘉庆(1797)太医院...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09.html

《黄帝明堂经》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内容却被后世文献代代相承地辑录和保存下来。 最早引录《明堂经》一书的是魏晋时期的《针灸甲乙经》,但由于《甲乙经》是一部类书,因而没有按《明堂经》原型抄录;唐代政府曾两次下令重修《明堂经》:一为甄权撰修之《明堂》,一为杨上善奉敕撰注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2.html

太医院令史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元代医官名。为太医院内低级官员。一般设八人,其选任及待遇,政府规定要在各部令史并相应职官内选取。若系省部发去,考满同诸监令史,拟正八品,自用者降等任用。太医院令史一职始设于元至治二(公元1322)。...

http://qihuangzhishu.com/194/695.htm

林祖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古闽(今福建闽侯)人。父林开燧为当地名医。得家传,康熙五十四(1715)为宫廷一等侍卫,兼掌太医院十二。乾隆四(1739)校录其父所遗书,名《会编纪略》,后由张在浚(1753),末附浙江仁和柴潮生(字屿青)所撰《...

http://qihuangzhishu.com/191/915.htm

宋天圣《新铸铜人腧穴针灸经》石刻残碑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四百多年,石刻已漫灭不清。英宗令工匠砻石,仿前刻。刻上石,将“新铸”二字删去,定名为《铜人腧穴针灸经》,并增入明英宗序言,记石刻之沿革。到英宗正统十、十一(1445-1446),修筑城垣和东城时,宋天圣刻石被劈毁,充当修筑城墙的砖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51.html

《中医药学》更名为《中华中医药学》_【中医宝典】

...《中医药学》日前正式更名为《中华中医药学》,并于2007第一期开始使用。《中医药学》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与辽宁中医药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医药学术刊物。该刊物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200.html

明成化史素铜人(明代)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明成化史素铜人初刊于明成化十(1474),由镇江府史素在北宋石藏用铜人基础上绘制而成。原图有正人和背人二幅,此为正人。 明成化史素铜人(正人) 日本学者摹本/纸质/墨笔 设色/134.3×54.8cm/日本大阪针灸学校...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36.html

共找到204,25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