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神仙导引》中记载:“梳欲得多,多则祛风,血液不滞,发根常坚。”《延寿经》也认为:“发多梳能明目祛风。”梳头祛风还得从人脑后的风池、风府穴说起。风府穴位于脑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处,它是脑部最薄弱的易受邪之处。由于风府穴位于总督一身...
...凉血祛风糖浆,清热解毒.凉血祛风、用于荨麻疹、湿疹、药物性皮炎、牛皮癣等病见血热风盛证候者。 【药品名称】凉血祛风糖浆(林克风)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63902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祛风、用于荨麻疹、湿疹、药物性皮炎、牛皮癣...
...、慢性气管炎、腹水、水肿、痢疾、肠炎、跌打损伤、湿疹、荨麻疹、毒蛇咬伤等症。药用始载于《本草纲目》上说:“上古辟瘟疫有徐长卿散,良效,今人不知用此。”又说:“徐长卿久服强悍轻身。”在《常用中草药手册》上载有:“祛风止痛、解毒消肿、温经通络。...
...多毒的地理生态环境是促使壮医善用毒药和解毒药客观因素。正如《本草拾遗》所曰: "岭南多毒物,亦多解物,岂天资乎"。 二、中毒是壮族地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由于上述原因,壮族聚居区内,"中毒"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有以几个方面: 1、金属毒 古...
...15分钟,以手指挖舌根助吐,过1小时再服上药。 吐后痰涎较多而能出,药后当夜即能安卧,咳痰爽利,气急明显好转,第2天感神清气爽, 哮喘随之缓解。 三、善用下法 王氏认为,从生理上讲,肺为水之上源,能通调水道,又与大肠相表里,两者关系极为密切。...
...《儒门事亲》祛风丸川乌(炮,去皮脐) 草乌(炮) 天南星 半夏(姜制) 蒸豆粉 甘草 川芎 僵蚕 藿香零陵香 地龙(去土) 蝎梢(炒,以上各一两) 川姜(半两)上为细末,药末一两,用蒸豆粉一两,以白面二两,滴水和丸,如桐子大,阴干。细嚼,...
...《外科传薪集》祛风换肌丸马齿苋(二两炒) 熟军(一两) 蔓荆子(四两) 连翘(六两) 浮萍草(一钱半) 防风(八两) 淡芩(四两) 荆芥(八两) 苦参(一钱半) 白蒺藜(一钱半) 大胡麻(一钱半) 黄柏(八两) 川膝(四两) 藓皮(八两)...
...□ 胡献国 湖北远安县中医院 二蛇,是蕲蛇、乌蛇的统称,有祛风止痒之功,二者常相须为用,故名二蛇。秋冬季节,皮肤干燥,是多种瘙痒性皮肤病的多发时节,用二蛇可有效防止瘙痒性皮肤病。 蕲蛇,又名白花蛇、大白花蛇,为蝮蛇科动物尖吻蝮(五步蛇)...
...目录 《古今医鉴》补血祛风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古今医鉴》:补血祛风汤【处方】当归、川芎、生地黄、防风、荆芥、细辛、藁本、蔓荆子、半夏、石膏、甘草、旋覆花(1方加羌活)。【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妇人肝血虚损,风邪乘虚而袭,而患...
...目录 《湖北中医杂志》祛风止痒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湖北中医杂志》:祛风止痒汤【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白蒺藜10克,车前子10克,薄荷6克,蝉蜕6克,生地12克,菊花12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