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穴_《普济·针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流注六十穴内。无此一十五络穴。一十二经。每经络各有一络穴。外有三络穴。阳跷络在足太阳经。阴跷络在足少阴经。脾之大络。在足太阴经。此一十五络穴之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pujifangzhenjiu/601-5-13.html

疮疡脓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疮疡诊法之一。出《千金翼》卷二十三。历代医家论述疮疡脓,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①疮肿内有脓无脓。凡疮疡患者,如脉紧数或迟,患部按之微热微红坚硬,按之痛不甚,指起不复(无应指感)者,为脓未成;脉数,患部发热,按之疼痛,指起即复(即应指...

http://qihuangzhishu.com/167/844.htm

肺之脾胃虚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内外伤》肺之脾胃虚脾胃虚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HT 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干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欲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不伸故也。当升阳益气,名之曰升阳益胃汤。 ...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feizhipiweixufang.html

舌指南》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舌病治法;四编(卷四-五)为舌各论,介绍各种舌苔的病理和所主病证。并附舌苔彩色图119幅;五编(卷五)为杂论方案,选辑诸家舌论述及有关察舌辨症的医案,末附舌证治要。全书内容较丰富,但间有一些附会的论述。现存初刊石印本。1949年后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66/740.htm

舌指南》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舌病治法;四编(卷四-五)为舌各论,介绍各种舌苔的病理和所主病证。并附舌苔彩色图119幅;五编(卷五)为杂论方案,选辑诸家舌论述及有关察舌辨症的医案,末附舌证治要。全书内容较丰富,但间有一些附会的论述。现存初刊石印本。1949年后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14.htm

志的解释_志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別心志意趣的趨向。 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志,三年視敬業樂群。」 鄭玄.注:「志,謂別其心意所趣鄉也。」...

http://hanwen360.com/c/260937.html

的解释_折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分辯、解釋。 西遊記.第十回:「你出來!你出來!我與你到閻君處折。」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我聲張起來,去告訴了父親,當官告你,看你如何折。」...

http://hanwen360.com/c/136222.html

陆德铭_二、识病是关键,病与辨证相结合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区分相似的症状,首先作出疾病的诊断、确定的病名。这样才能掌握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预后,使病名和理、法、、药之间形成了相对应的联系,其中所精炼出的诊断、治疗要点以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诊治疾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病基础上加以辨证在外科...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ludeming/557-3-2.html

顾乃强_一、注重病与辨证的相关性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反映机体在不同发病阶段的征象,以便把握疾病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根据同病异证进行辨别分析。通过八纲和脏腑辨证,进行辨证分型,确立各别的治则,采取不同的方药组成,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在辨证的同时也要强调病。顾氏对清代徐灵胎《兰台轨尼.序》中所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gunaiqiang/560-3-1.html

中医应能十人一_【中医宝典】

...积累等相关。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临床处方用药的思维方式。 “十人十方”与“十人一” 有学者指出,认识疾病在于“证”,“证”的精微之处,古人称为“机”,事物初露苗头带有机义。辨证论治主张病机、识证候、立治法、处方药,理法方药一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555.html

共找到141,88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