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作者:唐宗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例言 上卷 人身阴阳 五脏所生 五脏所属 五脏所藏 五脏所主 脏腑所合 脏腑之官 五藏九窍 男女天癸 血气所生 营卫生会 六经六气 经气主治 十二经脉 冲任督带 下卷 全体总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xihuitongyijingjingyi/index.html

治血四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疗学术语。指治疗血证的四个基本大法。清·唐宗《血证论》:“惟以止血为第一要法。血止之后,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故以消瘀为第二法。止吐消瘀之后,又恐血再潮动,则须用药安之,故以宁血为第三法……去血既多,阴无有不虚者矣……故又以补...

http://qihuangzhishu.com/196/965.htm

近代中西医汇通之探索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Esseutial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Western Medicine Shangjiang: Yuhai PublishingHouse,1894.唐宗:《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清光绪二十年甲午(...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2.html

抱儿痨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证名。见清·唐宗《血证论》。指妇人怀孕后,复得咳嗽,发热骨蒸,或咳血,或盗汗,或梦交,名为抱儿痨。多因孕妇平素阴虚,孕后聚血养胎,更耗气血,气阴亏损,出现倦怠乏力,咳嗽盗汗,五心烦热,胎动不安。久则成痨嗽。治宜养阴益气,润肺止嗽,方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66/425.htm

卷十二 內北经_《山海经校注》

...內西北陬以東者1。 珂案:此經方位與海外北經方位似相反實相同,見海外北經卷首注。 蛇巫之山,上有人操柸1而東向立2。一曰龜山。 郭璞云:「柸或作棓,字同。」郝懿行云:「柸即棓字之異文。說文(六)云:『棓,梲也。』玉篇云:『棓與棒...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9178.html

女大学生患上“求职恐惧症”_精神病恐惧症_【中医宝典】

...,在毕业前夕,小思就忙不迭地跑各类招聘会、人才市场。小思家住离省城很远的一个小县城,她想留在贵阳闯一闯,“只是一直都找不到工作,家里都在催我回家了……”眼看着身边的朋友都相继找到了工作,小思一天比一天着急。 可是,投了很多简历,都石沉大海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6708.html

蛤_【本草纲目】

... 【释名】 【气味】苦、咸、平、无毒。 【主治】水肿满:有蛤、杏仁、汉防己、枣肉各二两、葶苈六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以有水排出为度。 水肿发热,小便不能通。用蛤、木通、猪苓、泽泻、滑石、黄葵子、桑白皮各一钱,...

http://wenxue360.com/bencaogangmu/archives/796.html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基础理论著作。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二卷。清·唐宗撰。刊于1892年。本书将《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归纳为阴阳、脏腑、营卫、经脉、全体总论、诸病、望形、问察、诊脉、气味阴阳、七方十剂等20余类,予以撮要和注释。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747.htm

中西医汇通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拒绝接受包括西方医学在内的新知识的因循守旧思想是一个进步。但是在旧中国,汇通中西医的工作,由于时代的局限,或则思想方法有片面性,或则牵强附会之弊,成果有限。汇通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唐宗、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6/811.htm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基础理论著作。又名《中西医判》、《中西医解》、《中西医学入门》。二卷。清·唐宗撰。刊于1892年。本书将《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归纳为阴阳、脏腑、营卫、经脉、全体总论、诸病、望形、问察、诊脉、气味阴阳、七方十剂等20余类,予以撮要和注释。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96/814.htm

共找到749,97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