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中药的毒副作用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哪些中药有毒,怎样看待中药毒性等问题,是当前中药发展面临的问题之一。本文就中药的毒性问题,浅谈一些想法: 中药的毒性,是中药治疗疾病有效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对中药毒性的认识,我国最早的第一部本草即《神农本草经》,对中药的毒性就有论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307.html

诸果有毒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拾遗》) 凡果未成核者,食之令人发痈疖及寒热。 凡果落地有恶虫缘过者,食之令人患九漏。 凡果双仁者,有毒杀人。 凡瓜双蒂者,有毒杀人;沉水者,杀人。 凡果忽有异常者,根下必有毒蛇,食之杀人。 互考楮实梧桐子枸杞子金樱子山茱萸桑椹木半...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1598.html

不可将中药视作保健品长期服用_中药知识_【中医宝典】

...引起某些不良反应的药材称 之为有毒,而西医中认为药物有毒是因为其中含有某种化学成分”,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文化研究室主任潘朝曦告诉记者。 中药为天然药材,中药主要有三个来源,即植物类,包括草本类、禾本类、木本类、矿物类及动物类。草本类药物...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29223.html

几种有毒中药材的炮制_中药炮制_【中医宝典】

...斑蝥 将锅烧热,加米于锅内,炒至冒烟时,投入红娘子或斑蝥药材,炒至米呈黄棕色,取出筛去米即可。 有毒中药材炮制应注意加强劳动保护措施,尽可能避免药材炮制时产生的气味或粉末对人体裸露部分和粘膜造成刺激。口尝中药,一不可过量,二要尝后立即漱口。...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0162.html

警惕中药使用不当_中药禁忌_【中医宝典】

...不合理使用中药也会引起有害反应,专家提醒公众,在以下12种情况下,尤其要谨慎使用。 服用剂量不当 有些中药含有有毒成分,如附子中含有乌头碱,小剂量使用具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或使用不当就会引起中毒;有些中药不含有毒成分,但过量服用也会引起...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9635.html

诸水有毒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拾遗》) 水府龙宫,不可触犯。藏器曰︰水之怪魍魉,温峤然犀照水,为神所怒是也。水中有赤脉,不可断之。井水沸溢,不可饮。时珍曰︰但于三十步内取青石一块投之,即止。古井眢井不可入,有毒杀人。时珍曰︰夏月阴气在下,尤忌之。但以鸡毛投之,盘旋...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608.html

有毒动物或器官中毒--有毒的贝类中毒_中毒动物性中毒_【中医宝典】

...毒理 在一些国家的特定海域,一贯可食的贝类可突然被毒化,食用后即可引起。可食贝类受毒化的原因与“赤潮”有关,“赤潮”即海水中出现变色的红斑,伴有海洋动物的死亡,是某些单细胞藻类在海水中迅速繁殖,大量集结而成,贝类摄食有毒的藻类,其本身不...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8934.html

王辉萍_四、附片有毒不能以泡代煨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附片是中医治疗虚寒性疾病的重要药物,具有强心、温阳、镇痛、祛湿等多种功能。但是,生附子因含有剧毒的乌头碱等成分,所以又属有毒药物。我国历代中医药工作者,研究创制了多种加工炮制的方法,制成毒性较低的熟附片,同时又严格规定了煨煮的方法和时间。...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wanghuiping/490-7-4.html

慢性肾炎要服用哪些中药_肾病肾炎_【中医宝典】

...治疗慢性肾炎要服用哪些中药的呢?中医药具有蔓延悠久的历史,在肾病的治疗上中医也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式,在临床应用上有很多中医常用药物对肾炎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西药,同时对身体的副作用也更小一些。那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哪些呢? 中医药在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7996.html

剖析中药有毒”与“无毒”_【中医宝典】

...人们对西药的毒副作用印象比较深刻,但对中药的毒副作用却往往缺乏认识,那么中药到底有没有毒副作用?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对中药的毒副作用很早就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成书于约2千年前的《本草纲目》这样的辉煌大作,不能因为存在一点暇疵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8079.html

共找到116,82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4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