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二陈汤治愈。一痘后吐蛔,乃气血虚,无谷气以养,蛔求食而出也,二陈汤加连翘、连、枣、姜、芍而愈。一痘起胀吐蛔,乃胃热而久不能食,虫为热迫,但闻食气则上涌出,安蛔汤而愈。然多有不治者,虽痘匀朗,浆半足,若久不食,而服剂不止者,土虚而木乘之,...
...目录 《幼幼集成》黄连止蛔汤 《片玉痘疹》黄连止蛔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幼幼集成》卷六:黄连止蛔汤【处方】人参、漂白术、川附片、川黄连、川黄柏、肥乌梅、真黎椒。【功能主治】痘后吐蛔。【用法用量】净水浓煎,人参汤对服。【摘录】《...
...目录 《张氏医通》安蛔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张氏医通》:安蛔散【处方】乌梅肉9克 黄连 蜀椒 藿香 槟榔各3克 胡粉 白矾各1.5克【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吐蛔。所吐蛔虫,色赤成团而活,属热者。【用法用量】每服9~12克,...
...胃中虚冷,吐蛔。【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服。吐蛔未止,加黄连、黄柏各1.5克,川椒加至28粒;冷甚,加附子1.5~9克。【备注】《成方便读》卷四将干姜改作炮姜,制成丸剂,名“理中安蛔丸”。【摘录】《证治准绳·伤寒...
...加味二陈汤治愈。一痘后吐蛔,乃气血虚,无谷气以养,蛔求食而出也,二陈汤加连翘、连、枣、姜、芍而愈。一痘起胀吐蛔,乃胃热而久不能食,虫为热迫,但闻食气则上涌出,安蛔汤而愈。然多有不治者,虽痘匀朗,浆半足,若久不食,而服剂不止者,土虚而木乘之,...
...加附子;呕,加半夏、陈皮、生姜汁;蛔吐不止,加苦楝根、黄连、细辛;大便秘结,加大黄。【摘录】《医宗说约》卷四▼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医学入门》卷四:安蛔理中汤【处方】人参1钱半,白术1钱半,干姜1钱半,茯苓1钱半,乌梅3个。【功能主治...
...多者凶。吐出之蛔,生者尚可治,死者不可治。○痘后热毒在胃则吐蛔,热毒在肠则下蛔。若不急治,虫无所食,则食脏食肛,而为狐惑证矣。○亦有不吐利,但闻食气即吐蛔者,此胃虚,蛔无所根据,为热所迫故也,必食已易饥,治宜理中汤加乌梅、川椒、黄连。若属虚寒...
...目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连梅安蛔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重订通俗伤寒论》:连梅安蛔汤【处方】胡连3克 炒川椒10粒 白雷丸9克 乌梅肉2个 生川柏2.4克 尖槟榔2枚(磨汁冲)【功能主治】清肝安蛔。治肝火犯胃,饥不欲食,食则吐蛔,...
...目录 《回春》安蛔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回春》:安蛔汤【处方】人参7分,白术1钱,茯苓1钱,干姜(炒黑)5分,乌梅2个,花椒(去目)3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伤寒吐蛔。【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回春》卷二...
...麻疹治法易明,若夹痧胀不放不刮,或犯痧胀之禁,麻疹亦随痧胀,反攻脏腑,蛔不能存,非吐而出,即从大便而下,否则,结于大肠,脐中作痛。治宜先施刮放,后用芒硝、大黄,攻其死蛔宿粪,令毒从大便而出,则痧胀乃解。麻疹轻者自消,重者自发矣。【治验】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